首页 百科 专业术语

葡萄酒术语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葡萄酒术语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初学品酒的朋友,一定会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品酒术语感到迷茫吧。什么是单宁?什么是酒体?Dry又是什么感觉?以下介绍葡萄酒常用的三个基本概念。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酒体(Body)。


酒体可以理解为酒的口感,一种浓薄厚重感。试想像一下喝水和喝牛奶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酒体大约可以分为轻盈(Light-bodied)、中度(Medium-bodied)和饱满厚重(Full-bodied)三种。

葡萄酒酒体

造成酒体不同的因素很多,比如葡萄品种年份、土壤、酿造方法,还有黑心商人加入增厚剂等(当然这只是少数业者)。酒精浓度也会增加酒的厚重感,通常酒精度越高,酒体的黏稠感也会越强,但这却不是定律。有些人会追求高酒精度数的葡萄酒,但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反而找自己喜爱的地区,或是葡萄品种,会更合口味。


饮酒始终是用的舌头去感觉,是很主观的感受。而酒精度、单宁、酸甜度、温度及相配的食物,都会影响了你当时对酒体的判断。这就解释了,为何同一批次的酒,有时候三个月前饮和今天饮,味道和酒体好像有点点不同,也解释了有时和朋友一起饮同一支酒,有人觉得徧薄但又有人觉得是中度酒体。


其次,介绍葡萄酒的单宁。

葡萄酒单宁

很多时候,喝葡萄酒会带点苦涩,喝下后更会有点麻麻的感觉留在舌头上。这种感觉对初尝葡萄酒的朋友来说很难形容,只知很不讨好,这大概就是单宁(Tannin) 了。


单宁,是葡萄酒中一个特殊味觉接触,回想当你吃葡萄时,不小心咬到果核,大概就是这个味道。


既然单宁这么不讨好,为什么好的酒又会追求单宁丰富呢?


其实单宁是一种天然的酚类物质(Polyphenol),存在于葡萄皮、籽、梗中,也会在木桶陈酿时增加。单宁赋予葡萄酒架构,坚实的质感,增加口感的复杂性和厚度,更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增加红酒的陈年力。

橡木桶中的单宁

一般法国佳酿以长期陈年为目的,酿造过程中,浸皮的时间都比较长,为的是要让葡萄皮中的单宁,大量地溶入酒中,然后还要在橡木桶长时间储存,加上所用新旧木桶比重的不同,来柔化酒体,结合橡木桶本身的单宁,增加复杂性,达到愈陈愈香的目的。


至于平价酒,由于要控制成本,工业生产要做到利润最大化,除梗做得不仔细,通常还会过度压榨葡萄汁,把籽和梗都压烂到果汁中,梗中浓烈粗糙的单宁当然同样落入酒中,想不苦就难了。


请记住好酒与酿坏的酒都会有明显的单宁,分别在于好酒是有架构的,单宁带来坚实的质感,陈年未够的好酒会带较重单宁,而随着时间的演化,酒中的单宁,由生涩转变为圆浑,喝起来就更柔顺了,亦增加了其陈年能力。比如你开了一支三年前出品的玛歌区列级酒,肯定是太早了,明显地木味和涩味都会过重,但你仍然会感觉到圆润感,味道是甘而不苦。


相反平价酒(通常是超市数十元的红酒)因为酿造得粗糙,单宁太高,失去平衡,就会变得尖锐生涩难以入口。过重的苦味和酒精结合,对女士来说就会觉得特别难饮。而这种酒即使陈年多几年,苦味亦依旧。至于单宁不足的酒,骨架松散,酒体会较薄,没有个性。


最后,介绍葡萄酒的酸度。 

葡萄酒的酸度

有些人对酸度(Acidity)很敏感,尤其是少喝葡萄酒的朋友,对带酸的酒会表现得很抗拒。


但葡萄酒是用葡萄酿造,天然发酵,带点点酸味是自然不过的事。有时明显的酸度,在品酒中更可表述为鲜明活泼(Fresh / Crispy),可以看高一线。那酸度是好是坏?在葡萄酒中又有什么作用呢?


其实无论红、白葡萄酒都会带酸度,酸度可以增加酒的风味和清爽感,通常带明显酸度的酒喝起来感觉较为轻盈(Light),配合味道较淡的食物如海鲜会更清鲜。当然,如果酸度过高,就会过于尖锐(Sharp)刺激,相反过低就会过腻(Heavy),始终平衡才是最重要。


一般来说,在寒冷地区酿造的葡萄酒,无论是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酸度都会比在较热的低纬度地区来得高。另外,白葡萄酒的酸度通常也比红葡萄酒高,这也是白葡萄酒喝起来更为轻盈,相反红葡萄酒会较浓重(Full body)的原因。


采收时间亦是影响酸度的另一重要因素,越迟采收的葡萄越成熟,果实的糖份越高,所以甜酒通常会用晚收(Late harvest)方式去做。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大家都在关注

  • 入门必备的葡萄酒术语,你知道多

    01风土“风土”一词为法语“terroir”的中文翻译,可简单地理解为葡萄树生长环境的总和,包括土壤类型、地01风土“风土”一词为

    2019-04-18 08:58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加“油”更好喝

    每一瓶好酒都是从轻微真菌感染开始的。历史上,酿酒师依靠天然酵母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现代的葡萄酒商通常 ...

    2018-09-03 11:56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品酒专业用词

    品评葡萄酒时我们可以笼统地用风土、土地风味、矿石风味、优雅或香草味来形容旧世界的酒;用现代感、果味 ...

    2018-07-11 09:35 作者:Feynman

  • 15个酒类关键术语

    无论你是酒精新手或是酒国英雄,通晓酒类术语是通往更上层楼的一步。尤其是有志在吧台一展身手的人,更该清 ...

    2018-06-02 17:01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风味名词小辞典

    每一位刚踏上葡萄酒之路的朋友都曾经徬徨不安,为了拉高自己的学习曲线而汲汲营营于谷歌资料、翻阅酒评,但 ...

    2018-05-28 16:46 作者:Feynman

  • 认识最常用的葡萄酒词汇

    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葡萄酒爱好者,谈酒有时候仍然令人发憷。如果你试过一瓶由侍酒师介绍的葡萄酒,你就会明白 ...

    2018-05-11 14:38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术语中的三个基本概念

    初学品酒的朋友,一定会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品酒术语感到迷茫吧。什么是单宁?什么是酒体?Dry又是什么感觉?以下 ...

    2018-05-10 14:41 作者:Feynman

  • What is Rosé Wine 桃紅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是炎炎夏日里当之无让的“宠儿”,其外观粉红靓丽,口感酸爽明快。市面上的桃红葡萄酒种类繁多,喝 ...

    2018-04-19 14:34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品酒的重要概念:单宁

    很多时候,喝葡萄酒会带点苦涩,喝下后更会有点麻麻的感觉留在舌头上。这种感觉对初尝葡萄酒的朋友来说很难 ...

    2018-04-18 14:43 作者:Feynman

  • 新手必知“干”型葡萄酒与口感很

    葡萄酒刚入门,有没有听过别人这样问起:“想来一杯葡萄酒吗?平常喜欢干一点的吗?”又或者“请问您想喝干的还 ...

    2018-04-16 09:18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的陈年Reserve到底是什么

    葡萄酒酒标上的Reserve陈年可以代表很多意思或没有特别意义,除了Reserve,有些国家用Riserva、Reserva来 ...

    2018-04-11 11:51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专业术语:“苗条”与“丰

    “苗条”与“丰满”,一向是用来形容女人的身材,自古环肥燕瘦,每种身型自有它的好处。和人一样,葡萄酒也是有 ...

    2018-04-10 11:35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的五种分类规则

    葡萄酒不都是红色,也不全是干涩的,也不全是气泡的,香槟只有法国的等等,葡萄酒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分类方法也 ...

    2018-04-10 10:55 作者:Feynman

  • 认识法国葡萄酒制度:什么是AOC

    如果仔细看过葡萄酒的酒标,应该对”AOC”这个标示不陌生,不过这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很多人对AOC的了解只停留 ...

    2018-04-09 15:42 作者:Feynman

  • 什么是葡萄酒的风土条件?

    风土条件其实没有太大的神祕之处,就好比说,家里前后院的花园对植物来说,就算在同一个区域生长只要位置土壤 ...

    2018-04-08 09:56 作者:Feynman

  • 起泡酒与香槟有什么区别?

    你有没有被一个傲慢的侍酒师或葡萄酒酒商指责起泡酒不能称做香槟酒?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是因为虽然起泡酒 ...

    2018-04-04 09:26 作者:Feynman

  • 什么是葡萄酒中的单宁酸?

    在葡萄酒中,单宁酸是使葡萄酒味道变干(Dry)的质地元素。 单宁是植物,种子,树皮,木材,叶子和果皮中发现的天然 ...

    2018-04-03 16:04 作者:Feynman

  • 看懂香槟酒标的秘决

    酒的世界种类繁多,有啤酒、红酒、威士忌或干邑等等,其中分类的等级也相对多元,对于不好威士忌般呛辣口感的 ...

    2018-04-02 09:54 作者:Feynman

  • 单宁(Tannin),红葡萄酒的灵魂

    单宁(Tannin)可谓是红葡萄酒的骨干、红葡萄酒的灵魂,是红葡萄酒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它却是造成红葡萄酒带 ...

    2018-03-30 14:38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年份, 真的如此重要?

    葡萄酒年份,真的如此重要? 年份当然重要,否则也不会标示在酒标上。不过,有时我们的确将年份看得太重,涵盖的 ...

    2018-03-30 09:47 作者:Feynman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