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研究人员表示,要想把真正的波尔多葡萄酒与假酒区分开来,可以通过测量、分析葡萄酒成分中的微量铅含量来判断。
一般来说,葡萄酒以及普通的食品和饮料中的含铅量往往比较低,而这些铅的主要来源在于植物吸收的天然或人为来源的环境污染物。最近几十年来,由于法国已经禁止使用铅作为燃料添加剂,大气中的铅含量急剧下降,因此,科学家指出,葡萄酒中的元素铅和铅同位素的数量和比例就像葡萄酒的“指纹”一样,可以用来确定其地理起源,从而判断该葡萄酒是否真的来自法国产区而非中国产的冒牌货。
近日发表在《食品化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通过对法国产和中国产的“波尔多”葡萄酒进行铅含量分析,继而判断该酒的真正产地是否真的来自法国波尔多。
研究人员从波尔多的几个著名子产区如梅多克、格拉夫等采购了43瓶正宗的波尔多红、白葡萄酒,并将它们与来自中国的17瓶红葡萄酒进行比较。这些“中国波尔多”葡萄酒要么酒标上有明显的酒庄名称拼写错误,要么印着不存在的“波尔多酒庄”名称,因此几乎可以判定是假酒无疑。
结果发现,真正的法国葡萄酒中的铅含量水平较低,但中国产的假酒中铅含量也不高,部分假酒的铅含量水平与真酒重叠。不过,详细的分析数据指出,假酒中的铅有更大一部分来自人造来源,例如含铅汽油等,而非真正的法国酒那样主要来自天然来源。
此外,研究人员表示,针对2004,2005,2006和2007这四个年份的真、假波尔多葡萄酒的分析结果显示,真正产自波尔多与来自中国的酒液拥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
虽然样本有限,但该研究的科学家认为这项测试给出了铅同位素用于分析真假葡萄酒的一个应用范例。当然这种方法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造假者仍然可以采购同一地区生产的廉价酒来冒充高价的优质葡萄酒,但用于检测大部分造假者以产自当地或者不知名产区的低质散装酒冒充法国波尔多等知名产区高价酒的做法,则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