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对葡萄酒的喜欢,非常纯粹。对每一款没喝过的酒都充满了好奇,喝到喜欢的葡萄酒从心底涌上来感动和惊喜。那种“喜欢”无关专业知识,无关价格高低。
后来大家开始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参加WSET等级课程和考试,介绍自己的时候,也加上了中级品酒师,高级品酒师等等头衔。
而这时候,就有同学开始走上歪路:
01.炫耀自己的专业度和证书
我是WSET国际高级品酒师,还是某某国家协会认证品酒师,还是这这那那的骑士;我们日常参加的品鉴会都很高端的,来的都是那几家一级庄/膜拜庄balabala(吹牛停不下来)……
同行之间交流这个证书和等级可以说一说,好让大家大概明白书面知识体系和水平,更有利于交流。如果对方不是同行,但对“品酒师”感兴趣,也可以稍微介绍,但关注点也应该放在每个体系和等级的知识水平上。
如果都不是,只是日常吃个饭喝点酒,求不要吹嘘炫耀了。如果大家真的对葡萄酒感兴趣,不如简单说怎么喝酒体验感更好,而不是自己多牛逼有什么认证。
02.挑剔嫌弃别人的酒朋友间组个局吃饭,有人带了一箱餐酒,想着难得聚喝点酒助兴。一上桌就被怼:你这什么玩意儿啊,我看看这个酒啊。你这个是最差的餐酒级别!连AOC都算不上,这也太差了点吧?别说一百块,请我们圈子的人喝我们都不喝。我们日常喝点拉菲一级庄,那都算普通的了,还有限量不公开发售的。
???这一桌好饭好菜都堵不上你的嘴?爱喝喝,不喝滚。
真心为朋友好的,就告诉他这款酒一些基础知识,告诉他大概价格范围参考。告诉他类似的风格口味还可以试试哪里的酒,同样的价格区间有哪些推荐。至于你平时喝什么大家真不在乎,要么说点有用的话,要么闭嘴。
03.生搬硬套理论知识喝酒的时候,看到有人手握了杯肚,有人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你这样拿杯子是不对的,因为葡萄酒的试饮温度是……而人的体温是37℃,掌心的温度会影响口感……
干杯的时候,对方出于礼貌,杯子稍低位置碰杯,有人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你这样碰杯是不对的,杯口是最脆弱的位置,这样很容易碰碎,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杯肚,来,这样碰,欸,对了!
如果是专业的酒会品鉴会,是不会有人犯基础错误的。如果是日常大排档,喝酒最重要是舒服,不如尝试融入圈子环境,而不要开口就教育纠正别人……
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行为举动,大家可以留言继续揭露。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容易犯这些毛病。同学们!我们教大家专业的葡萄酒知识,真的不是学了以后这样用的!
真正把专业知识融汇于心的同学,都是这样做的:
01.关注对方的口味喜好
专业不是来给你秀技能的,学更多的专业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完成销售的服务,每一个消费者的口感都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的。尝试着去了解客户更多,才能在自我的销售系统里找到是否能与客户想匹配的酒。
如果面对的是一位喜欢烘烤味葡萄酒的消费者,不如问问他是不是很喜欢吃烟熏类别的食物或是喜欢某一类别的香烟或雪茄之类的,再慢慢把话题延伸下去,这样就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真正帮到一个客户认识自己的口味喜好,而不仅仅是葡萄酒交易。
人类群体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味觉需求,有些人就是很喜欢辣的,有些人喜欢清淡的;有些人喜欢油腻的肥肉,有些人喜欢臭豆腐等等。不同地域不和气候,饮食习惯及生活节奏等,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口感偏好,从而导致喜欢的葡萄酒风格各有不同。
我们要做的,是搭起这座思维的桥梁,让消费者自己去和葡萄酒自己产生碰撞,碰撞了之后,再给他们推荐符合口味偏好的酒。
02.不批判对方喝的酒
不知道有多少学过wset2级或者west3级的从业者,因为喝过的葡萄酒比较多,也懂专业评价标准,专业上永远都在说某酒不好某酒好,只有自己挑选的酒最好。这种品酒师还真的挺讨人厌哈哈。
每个人开始喝酒的时间和类别不一样,有的人开始喝白酒,慢慢转变喝一点葡萄酒,这类客户一定喜欢很重口味,高酒精度的红葡萄酒。有的之前喝啤酒为主,喜欢甜甜的清淡一点的酒,就会更喜欢一些甜型的起泡酒。
无论别人曾经是喝什么酒的,都是很棒的一件事情。千万不用去鄙夷和攻击的方式对待,比如这样说话:哇!你喝的都是什么玩意儿!?草这都是贴牌酒啊,你喝的也太差了吧!这个酒你也喜欢?你品味实在一般啊……
作为一个具有更全面葡萄酒认知的品酒师,应该最大化的去认同和尊重每一名客户的不同认知和感受,不要用自己的一些认知和理解去压倒别人。先去了解他们,通过了解再进一步引导和转换,比如他如果喜欢高酒精度,不妨尝试先推荐罗讷河谷的混酿。
03.接地气地表达专业知识我们在学习葡萄酒专业品鉴课程时,需要理性去认知和看待葡萄酒的风格与状态,在长期的理性过程中,我们与消费者再做分享时也会很容易走入一个理性的分享误区。比如很理智地去和客户讨论一款酒的残糖量和酸度,是否过了MLF等等。但,大家真的是听不懂的……
相比理性的分享,不如多些感性的分享。比如这两款酒的甜度不同,一个是干型的,就像是素颜的姑娘,另一个是有一点甜的,就像化了妆的姑娘,都很好喝,你更喜欢哪种?不如都试试?
倘若你说“酒体”,这个词汇对客户而言是陌生的。不如试着解释说,轻酒体就像喝水一样轻盈,中酒体像喝果汁一样有点压舌感,饱满酒体像喝全脂牛奶一样粘稠,客户一般都能理解。结合日常生活中有的东西去降解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客户明白你要表达的话,从而得到有用的反馈。
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葡萄酒搬运工,咳咳咳,或者说从业员,绝不对站在专业制高点去唬客户。我们建议大家正视专业知识和证书,在传播葡萄酒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路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