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提到进口酒,相信不少消费者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高大上”和标签上不菲的价格,看过电影《没完没了》,很多人都记得傅彪那句经典台词:“十三,路易的。”如今,拉菲早已取而代之,成了新炫富标志。拉菲在中国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宋丹丹在微博上“炮轰”潘石屹(博客)时都会说:“潘总,我请你喝拉菲,别再盖楼了!”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进口酒不是一般的贵。随着中国进口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洋酒集体涌入中国市场,其价格也如坐滑梯似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眼看着智利、南非、澳洲的葡萄酒在超市的价格与国内葡萄酒赛着跑地争低价,一直处于价格神坛的高端洋酒集团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发年轻化、亲民化商品,向中国消费者示好。酩悦轩尼诗集团推出“新点”,从价格到包装都不难看出其亲民化路线的策略。
中国进口酒市场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泡沫,几万元的法国酒、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的列级庄,中国市场一度成为法国酒庄掘金之地。然而,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进口酒消费概念的日趋成熟与理性,许多高价酒不得不走下神坛,褪下华丽的外衣,去泡沫化进程给高性价比产品更多的市场机遇。
如果说上述的亲民化策略是国内进口酒市场回归理性的必经之路,那么在刚结束的第92届全国糖酒会上记者看到价格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众多进口葡萄酒依然延续去年的低价策略,而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16.8元的进口香槟、14.8元的法国产区葡萄酒、15.8元的智利产区葡萄酒比比皆是,部分进口葡萄酒现场订购还能享受10%的优惠,而且订购门槛并不高,购买三箱便可以享受抄底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进口酒在低价位厮杀从2014年“春糖”便有所展露,今年以“更下一层楼”的速度和力度在蔓延。以往冲上云端的高价进口酒,现如今已跌破20元大关,这样的起伏犹如坐云霄飞车。让许多业内人士错愕的同时,开始思索进口酒价格在华到底怎么了?
市场理性、消费成熟、酒企去库存、贴牌生产、恶意竞争等一系列让国内进口酒价格面临滑铁卢的原因逐一被揪出来,在诸多原因中最让人担心的是贴牌生产和恶意竞争。无论在哪个行业这两个问题都是出现重大产业危机的始作俑者。
如果进口酒在华“贱卖”是市场走向成熟的一段弯路,那么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是喜闻乐见的。但如果“贱卖”的背后埋伏着行业不可告人的利益链条,那么这个价格最终伤害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中国进口酒市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