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葡萄酒是一类相当娇贵的酒款,和白兰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越好。在不同的条件下,葡萄酒的成长过程有快慢之分。因此,怎样贮存变成了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下葡萄酒储存与成熟的最佳条件
温度
酒窖最理想的温度约在10℃-15℃,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葡萄酒的成熟速度和口感。不过最重要的是温度须恒长稳定,因为温度变化所造成的热胀冷缩最易让葡萄酒渗出软木塞外使酒加速氧化。所以只要能保持恒温5℃到20℃都可接受,不过太冷的酒窖会使酒成长缓慢,须等更久的时间,太热则又成熟太快,较不丰富细致。通常地下酒窖的恒温效果最好,入口处最好设在背阳处,以免进出时影响温度。
湿度
70%左右的湿度对酒的储存最佳,太湿容易使软木塞及酒的标签腐烂,太干则容易让软木塞变乾失去弹性,无法紧封瓶日。
光度
酒窖中最好不要留任伺的光线,因为光线容易造成酒的变质,特别是日光灯和霓虹灯易让酒产生还原变化,发出浓重难闻的味道。香槟酒和白酒对光线最敏感,要特别小心。
通风
葡萄酒像海绵,常将周围的味道吸到瓶中去,酒窖中最好能够通风以防霉味太重。此外也须避免将洋葱、大蒜等味道重的东西和葡萄酒放在一起。习惯将酒藏在冰箱中的朋友,最好不要放太久,以免冰箱的味道渗透到酒里。
振动
即使没有太多的科学根据,但一般爱酒者还是相信过度的振动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例如长途运输後的酒须经数日的时间才能稳定其品质即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还是尽量避免将酒搬来搬去,或置於经常振动的地方,尤其是年份旧的老酒。
摆置
传统摆放酒的方式习惯将酒平放,使葡萄酒和软木塞接触以保持其湿润。因为乾燥皱缩的软木塞无法完全紧闭瓶口,容易使酒氧化。但最近的研究发现留存瓶中的空气是造成因热胀冷缩使酒流出瓶外的主因,传统平放的方式会加大这种效应。最好是将酒摆成45度,让瓶塞同时和葡萄酒以及瓶中空气接触而避掉两项危险。不过此种方法比较不方便,还未被普遍采用。
其它
即使在同一害中的储存条件也有些微的差别,例如较高的位置温度比较高巨光线较亮。安排时可将较耐存,如波特酒,放於高处,而将香槟等较敏感者置於低处。
但是,由于现阶段中国葡萄酒的仓储环节缺乏标准和第三方监管,不规范的仓储已经成了进口葡萄酒行业的一道硬性“伤疤”。
不规范的仓储“杀手”
一位资深进口葡萄酒经营者向记者透露:沿海一位较大型进口商有很多即将过适饮期的普通餐酒急于放出,他说虽然对方的价格很有诱惑力,但是却没有人敢于去接手。
他说:“这家进口商的仓库很不规范,是原来的工厂厂房改造的,普通餐酒都靠墙堆放,而这面墙又每天都经受着炽热烘烤。我们都担心他要放出的酒已经完全变质了,本来体质就很弱的普通餐酒再遭受了高温的反复折磨,不变质才怪呢!”
记者随后又问了几个进口葡萄酒运营商,他们都反映,由于仓储原因导致酒品恶化在行业里是普遍现象,仓储费用高,所以中小型进口商和经销商都不愿投入的。炎热的夏天就要到来,不知又有多少进口酒会在仓库里“洗桑拿浴”,忍受三四十度的高温。
上海酒老板连锁创始人马国民告诉记者,现在有的酒类连锁店存储很不规范,葡萄酒就存放在店内仓库,也没有恒温措施。消费者不懂的情况下你可以糊弄一时,但当他们理性以后,仓储不好的酒就很难销售出去了。
市场理性时代,很多进口商们进口了大量中低端价位的普通酒堆放在普通仓库里,这些“身体骨弱”的酒经过这个夏天的“严刑拷打”还能喝吗?
不管能不能喝,都会流向市场,最终影响的还是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认识,没有鉴别能力的他们饮后会说:“进口葡萄酒原来这么难喝,价格还那么高!”可想,消费者有过一次不好的体验还会再去买进口葡萄酒吗?市场会良性发展下去吗?
六成仓储不合格?
一名长期买酒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我可以相信你的葡萄酒是真正原瓶原装进口的,但是我却不敢相信你储存好了这瓶酒,所以它的品质是否稳定可靠,在开瓶饮用之前我必须打个问号!”
在他看来,酒也许都是原瓶进口的真货,但口感却完全走样了,他说:“仓储不受重视,但它却成了销售环节中影响品质的致命一环。”仓储不合格是进口葡萄酒的普遍问题,也是能致命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记者在行业内做了一次暗访,结果呈现出进口葡萄酒竟然有六成仓储不合格。
据调查反应,进口葡萄酒行业很多仓库都是“纯天然”,一般都与其他商品堆放在相同的环境下。而实际上,进口葡萄酒是非常特殊的酒款,自身比较娇贵,对温度变化、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苛的要求。
天津裕隆达酒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为表示:“走访了很多市场,发现很多地方的进口葡萄酒储藏完全就是纯天然的,没有做任何隔热或防寒的措施。我甚至见过有进口商把进口葡萄酒和汽配零件堆放在一起的,这个环境夏天温度能高达四五十度左右,在这种环境下进口葡萄酒早就被煮熟了,简直就是在蒸笼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方市场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在东北三省那个地方,很多做进口葡萄酒的仓储都是没有做任何处理的,冬天温度那么低不做防寒措施早就结冰了,而夏天又不降温任其酷暑闷着。我相信从这种环境中流出来的葡萄酒,其原来品质肯定已被破坏了。”
不仅仅是进口商环节,经销商层级的存储更不靠谱。一位江浙一带接受记者调查的经销商表示:“我们都放在一般仓库里,仓储费用就已经占很大成本了,谁还会去用空调啊,那多费电啊。做贸易的,什么成本都抠得很细的。”他自己也坦言,曾有一批货在梅雨季节受潮后发霉变味了。
在零售环节,特别是一些没有专业知识的烟酒零售店,进口葡萄酒没有任何区别的就放进杂货堆里了,甚至有些烟酒店老板储存在狭小潮湿的卫生间里。
部分酒商不愿为专业仓储买单
葡萄酒储存不当对酒质有很大影响,比如,如果仓库湿度不够,瓶塞有可能会漏气导致进入空气氧化,如果湿度超标,也有可能使瓶塞受潮变霉、酒标受潮损坏等。特别是一些价格很便宜的酒,进口商不断压低进口价,那瓶子、塞子都不会用很好的,像这种廉价的酒更是不能长期储存,如果环境不达标,更容易坏掉。
储存环境对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何业界人士还不引起重视?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润。据一位进口商表示,每个托盘标准仓每天的费用是1.5元左右,分摊到每瓶酒每天约2厘钱,如果存半年就是0.36元。这还是选择最普通的仓库,如果要进专业恒温恒湿仓库,费用会高出1-2倍。
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可以存放葡萄酒的库房价格在每天每平方米1.5元,而在北京周边的廊坊、燕郊等地价格在每天每平方米0.8元。有北京经销商算了一笔账库存的成本对于代理商来说的确很大,一天不盈利就是干赔:“手里有二三十万的货,每天的库存成本在4000元左右。”而手里压着300万左右货的同类代理商,粗算下来每天就要产生几万元的库存成本,其他的各项杂费都还没有计算。
商源集团进口葡萄酒供应链负责人代鹏轩向记者表示:“专业的进口葡萄酒恒温仓库比常规仓库费用高出一倍,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专业空调又比普通空调费用贵1.5—2倍,如果再加上电费,这个仓储费用就更高了,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在这方面做投资的。”
广州意维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波表示:“利润高的酒进口商愿意放恒温恒湿仓库,普通餐酒一般利润才一两元钱,很多进口商就不愿意去花这个钱了。”
部分进口商自我 “疗伤”
一些有实力和有前瞻眼光的进口商是在努力改变的,他们很重视仓储环节,也相信未来行业会逐渐洗牌和淘汰掉一些不按规则运营的进口商。
在山东德州齐河,德龙宝真酒业投资了2.06亿元建设“进口葡萄酒物流中心”,该中心占地100亩,主要建设项目有5万平方米。
作为一家酒业贸易公司,为什么要投入2个多亿自建进口葡萄酒仓储物流中心?山东德龙宝真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智群表示:“我们是看到行业的长远未来才做的投资,我们相信未来进口葡萄酒市场一定会对仓储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酒质稍微有变化他们都会品得出来。所以我们进口商必须在这个环节下功夫,才能在未来市场站住脚。而且现在进口葡萄酒公司对专业仓库有很大需求,将来市场成熟后还会有更多这方面的需求,我们自建恒温仓除了满足自己使用外,也可以对外出租。”
重庆港荣进出口公司的做法是分不同时间和不同产品来选择存放环境。副总经理张昌渝向记者表示:“恒温恒湿的仓库比普通仓库费用要高出一倍。我们也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节约仓储成本,价格昂贵的酒我们就一直放到恒温仓库里。如果是普通的酒我们会分区域分时间段来放,4月之前放普通仓库,4月—9月就放恒温仓库,9月以后就放普通仓。另外,我们也在找一些防空洞来放酒,里面也是恒温恒湿的。”
张昌渝认为将来市场对仓储条件一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专业恒温仓的市场需求就会被放大。据了解,港荣目前正在建设一个1万平方米的恒温恒湿进口葡萄酒仓库,将来可用于租用给有需求的进口商。
宁波保税区永裕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江向记者表示:“其实,宁波保税区的保税仓是非常严格的,必须是专业进口公司才能进来,而且管理制度很明细,还要不定期进行考核。”
永裕的仓库管理是比较精细化的,每年的5月到9月之间必须开空调,保持仓库恒温;在控制湿度方面,梅雨季节和夏天都会有不同的应对措施,而且还坚持每隔3个月就要进行翻仓,放下面的酒和上面的酒调换位子。
“我们永裕以中高端酒为主,仓库管理本身就要严格一些。而且我认为,仓库费用是最基本的支出,如果不舍得花这个钱把酒储存好,如果变质了损失会更大。所以做进口葡萄酒一定要会算账,不要在这些地方图节省。”谢建江表示。
马国民表示:“上海酒老板连锁的葡萄酒超过两年都处理掉,半年的空调也是24小时开放的,一年的光电费都上百万。你必须要保证他的低温和潮湿。超过年限的,我们则处理掉。我就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做事情,有的连锁店老板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做事情。但是你如果没有终端消费者买你这个酒,就全是空谈。”
垂直葡萄酒电商企业相比传统进口商而言,更加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和反馈,因为他们的直接客户就是消费者,一旦酒质出现问题,电商就有可能丢失掉这名客户。所以,对葡萄酒仓储他们更愿意自建直接把控监管品质。
据了解,也买酒在全国多个城市都相继建立了恒温仓储中心。酒美网在北京、上海建立了仓库,在广州、杭州等市场也建立了分仓。
既然仓储环节对进口葡萄酒如此重要,那进口商或经销商未来会改变对此的看法吗?随着市场的成熟,专业仓储需求会不会更大?
王为认为,现在进口葡萄酒的专业仓储完全靠行业自律。因为消费者也不懂酒,变质的酒普通消费者是喝不出来的,这是目前行业混乱和不规范的最根本原因。其次是因为进口葡萄酒的仓储物流环节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来监督,行业没有硬性要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毛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问道:“为什么首先来要求进口商呢?在物流环节就不能保证恒温恒湿,放到超市的仓库或者餐厅的仓库、经销商的仓库,都做不到恒温恒湿。只要求进口商仓库,其他物流环节不做好照样没用。”他认为,应该在其他环节做出高要求,反过来要求经销商或进口商,以此来倒逼行业规范化储藏,让行业同仁更重视这个问题。只有整个物流链都严格操作了,酒品才能真正保证不受伤。而这些各个层级的反思和改进,其最本质的推动因素是市场的成熟,当消费者对零售终端施加压力了,零售终端自然会向分销商提条件,逐级往上对总代、进口商都有了反馈和压力。只有消费者真正懂酒了,各个层级才会相应做出改进。
一瓶进口葡萄酒的完整销售过程是从国外进口的原装产品,经过海关的报关,国家商检部门的检验后,运到恒温仓库,配送到各个省、市合作伙伴的仓库,再从代理商的仓库进入到销售平台各个渠道卖给终端消费者。这个过程有多长?
曾有业内人士对此做了个大概的计算,国内每一层的分销交易时间按最快速度15天来计算,那加起来的公式是这样的:船期45天+清关30天+省代理15天+市代理15天+区县代理15天+终端15天=135天。整整4个半月!没有人能保证每一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都能达到统一的标准,那这样的流转过程对葡萄酒的原始品质就会有一定的破坏甚至有的酒品完全坏掉了。所以,将来一定会对整个物流链都提出标准要求。
代鹏轩也表示:“随着市场成熟,物流环节也会逐渐改善和进步的。一条物流链上的各个环节应该共同进步,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葡萄酒才能保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