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如果你第一次在冬天访问中国北方地区的葡萄园,或许会纳闷:葡萄树哪里去了?
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极端寒冷,葡萄藤必须被加以保护才能存活下来,否则就会被冻死。通常,最有效而容易实现的方法是将葡萄藤掩埋于土壤之中。这对于葡萄园管理者而言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中国研究葡萄的科学家认为,冬季极端气温是否低于-17°C是葡萄在冬季是否需要埋土的分界线。在中国地图上,这条线东起山东的莱州,向西经过济南、河南新乡、山西晋城、临猗、陕西大荔、泾阳、乾县、宝鸡、甘肃天水,然后向南至四川平武、马尔康以及云南丽江一线。处于这条线以北地区的葡萄园,需要根据距离这条线的远近(其实是说当地气温的高低)进行厚薄程度不同地埋土。
埋土不是必须的,但是对葡萄藤加以保护确实是必须的,只是目前尚未找到更简便有效的方法。在中国北方气候条件下,葡萄藤需要两个方面的保护:首先是防止低温冻害,其次是防止枝条过度失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耐冻能力特别强的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在寒冷中国东北可以自然(不用特殊保护)越冬,但是引种到西北相似气温地区却难以存活下去——因为西北地区冬季除了寒冷,还极其干燥,而在同样寒冷的东北地区,由于地表有积雪覆盖,葡萄枝条水分容易保持。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2003年在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的“中法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项目中的法国专家认为:这里种植的葡萄种苗全部来自法国,并且是经过嫁接的葡萄苗,或许这些葡萄苗可以抵御这里的严寒;当地的专家并不认同,甚至还发生了辩论。最后达成了这样一个方案:选取一行葡萄,不进行传统的冬季埋土,测试一下葡萄树的抗寒能力。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那可就解决了中国葡萄种植中的千年难题!
实验由我具体操持。这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将葡萄藤埋土后,用作实验的葡萄树不进行埋土操作,让其如同其他的野生植物一样,留在露地中放任“生长”,开春后每2周采收一批大约带有20个芽的枝条,将枝条置于室内插水中,进行萌芽实验。
实验结果令人很沮丧:在寒冷的2月,经过一个冬天自然冷冻的葡萄枝条萌芽情况良好,但是到土壤开始解冻时,枝条的萌芽率开始下降,直到3月底葡萄开始出土时,实验枝条的萌芽率极其显著地降低。由此看来,在这个地区,冬天的严寒没有冻死枝条上的芽眼,反而在气温回升、枝条解冻后失水造成芽眼死亡。
冻害不是葡萄藤在冬季面临的全部风险,干燥的空气抽干枝条中存储的水分也是另外的一种风险。由于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雨热同季,如果夏季雨水过多,葡萄病害防控任务艰巨,因此酿酒葡萄主要种植在夏季干燥的中国华北、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冬季寒冷而干燥,是种植葡萄另外的障碍。
千百年以来,欧洲葡萄农享用葡萄美酒之时,中国葡萄农却在战天斗地。在“全球变暖”没有变得充分“暖”之前,我们在采用传统的埋土防寒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替代的方法——很不幸的是,中国大部分葡萄种植者目前还是要忍受“下架-埋土-出土-上架”而带来的管理成本。这部分费用占据了葡萄园全年1/3的管理费用!而这部分开支在世界其他葡萄园是不存在的。
此项操作成了制约酿酒葡萄园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的主要瓶颈。这种操作难免地会给树体带来一定的机械损伤;由于埋土的制约很多田间机械化作业难以开展;为了能获得足够的土掩埋葡萄藤,葡萄种植密度很稀,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老龄树藤掩埋更是困难,因而可以想象:老龄树藤所带来的效应因“埋土”的操作而降低了。
自3月初新疆焉耆盆地酿酒葡萄开始出土上架,3月中北京房山地区、3月底河北怀来、昌黎地区、4月初宁夏地区、4月中甘肃武威、新疆玛纳斯地区,到4月底吉林地区陆续完成了葡萄出土上架的工作,而山东、云南等地不需要埋土的地区,葡萄早已经萌芽,其中云南德钦地区(轩尼诗香格里拉酒庄)美乐葡萄已经进入花序分离期。
困难再大,日子还是要过的,大家又开始祈祷/憧憬一个新的年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