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一、中国特色才有未来
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这个特殊国情的国家,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下,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
葡萄酒行业,我们要学习谁?学什么?我们学习法国就能成功吗?显然不是。我们学习的已经够多了。
美国是学习了谁而成功的?法国葡萄酒学习了谁而成功的?其实,没有谁学习了谁而成功的。成功的关键还是走自己的道路。
你可以学习别人,但最终要活出自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土壤不同,消费理念不同,消费动机不同,消费文化不同,只有符合中国消费文化特色的做法,才符合中国葡萄酒的未来。
中国地广物博,气候条件非常复杂,区域的风俗特点也非常复杂,我们可以尽情地说其他国家的酒好,但什么是所谓的好?虽然也有基本的标准,但世界范围内的酒,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独有的,是无法复制的。酿酒的理念是可以学习的,但不能复制,甚至连学习都需要理性。
落后总是要学习先进,但学习并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能够超越的,一定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三个主要的要素
1.中国理念,市场标准
对葡萄酒而言,的确现在很多发达的葡萄酒国家的酿酒理念上更先进一些。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更先进的东西。但不要把它当做标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都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直接反应。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体制,不同的发展阶段,会直接反应到消费的每一个细节上,但我们要抱着包容的眼光来看。
无论现在存在着哪些不合理,哪些让你觉得不好的现象,你都要知道,这是在当前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中,正常的存在。假以时日,我们能做的更好。
其实这个世界的标准是什么?谁是老大谁就是标准。这也无可厚非。但老大并不是一直都是老大,今天的老大,明天呢?
善于以中国理念来概括和执行优秀的西方标准,这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方式。但脱离了中国的理念,再好的标准都将无法取得成真正的功。中国葡萄酒也是如此,必须要用中国的理念来指导中国葡萄酒的发展。
2.重新定义消费者
目前市场的种种行为,更多是基于“消费者非理性”的假设。所以我们可以忽悠他们,我们经常开消费者的玩笑,我们用自己的臆想来推断消费者所想。
其实,非理性的是企业,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性的,即便你认为消费者是不理性的,但在消费者自己看来,都是有原因的。即便是上当受骗,也仅此一次而已。
什么是价值需求?花的钱值得就是价值。但什么是值得和不值得?你能代替消费者思考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这无需你来猜测。
大公司、大品牌往往利用强势的资源来掩盖和欺骗消费者,但在信息化透明的时代,这种欺骗显然已经无法立足。
重新定义消费者的前提就必须要首先尊重消费者,就必须知道消费者是理性的,是聪明的。
消费者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些价值元素就是我们要重新定义消费者的背景需要。
3.构建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胜出,一定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而且每个企业都不会一样。但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产品,有人说是管理,有人说是品牌。都有道理。
其实,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无法概括成统一的标准的,因为都有可能成为。但最核心的是衡量指标是:在企业和消费者需求价值之间的关系构建上。任何成功的企业例如沃尔玛、麦当劳、苹果、腾讯等等,都一定是非常注重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构建的,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
没有哪个国家的消费者天生是崇洋媚外的。对消费者来讲,不存在真正的崇洋媚外。消费者崇的是价值,媚的是利益。即便很多在外国购买的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但不代表和国内的标准一样,如果一样,我相信,消费者也不会买账。从根本上是信任的问题。否则,千里迢迢,何苦呢?消费者傻吗?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面前,没谁能一直高高在上,时代会抛弃一切落伍的人。作为中国葡萄酒企业,我们要振作起来,认认真真种植和酿酒,不欺骗、不忽悠,真心酿酒,你会得到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