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Kym Anderson教授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近年来烈酒、啤酒,葡萄酒消费仍处于增长状态,但增速放缓,而中、美两国葡萄酒消费持续上升。
在上世纪60年代,葡萄酒与烈酒是酒类市场的主流,两者在所有酒类消费里面所占的比例分别介于35%和40%之间。但是,自那以后这两种酒精饮料的发展却截然不同。
全球葡萄酒、啤酒及烈酒消费占所有酒类消费比例变化
(灰色:烈酒,蓝色:啤酒,橙色:葡萄酒,来源:Kym Anderson)
烈酒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持续高涨,虽然从1980年代到2000年左右的20多年时间里有所起伏,但是烈酒的消费占比在2006年后突然加速增大,到2010年全球所有酒类消费里面烈酒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50%了。
而葡萄酒在这几十年时间里则一直“衰退”,其在全球酒类消费里面的占比从1960年代的35%左右一直下降到2014年的12.7%。
啤酒的占比则相对起伏较大——从1960年代到2006年之间,啤酒的受欢迎程度一直有增无减,2006年时啤酒的消费占比达到最高峰的41%。不过,在那之后全世界的消费者却突然对啤酒失去了兴趣,2010年时啤酒的消费占比下降到37%左右。
烈酒、啤酒为何突然大受欢迎?
啤酒消费在1980年代突然爆炸式增长,主要来自美国精酿啤酒在美国及世界市场的大受欢迎。从1985年到1997年之间,以小型化、独立性作为卖点的美国精酿啤酒平均每年的增长都在20%以上,其中1987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00%!(数据来源:Firstwefeast.com)
而烈酒的突然“发力”,在时间上则集中在2006-2010年的短短几年之间,其主要推动力来自部分精品伏特加(Vodka)、威士忌(Whisky)和琴酒(Gin)等品类的发展。与啤酒类似,这些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的烈酒,大多数都是标榜精酿、个性、产量较小的产品,但它们对整个市场的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葡萄酒为何“失宠”?
实际上,如果从总消费量的角度来看,得益于全球范围内饮酒人口的增加,葡萄酒的消费相比1960年代依然有所增加,不过增长幅度仅仅为8.2%。
葡萄酒的“失宠”,主要体现在人均消费量的大幅下滑。从1960年到现在,全球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减少了54%之多,而在这期间所有酒类饮品的人均消费量实际上上涨了199%!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葡萄酒的消费占比自然不断下降了。
葡萄酒的消费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成熟市场(包括德国、英国等)经常饮用葡萄酒的人口比例的下降。在这些国家里,原本的部分葡萄酒消费者要么转向烈酒或者精酿啤酒,要么则是总体上减少了酒精的消费。
此外,葡萄酒消费的变化也与人口结构的转变有关。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的预测数据指出,到2050年全球将有25%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不过,年龄结构与不同酒类消费之间的具体联系则尚不明确。
中、美两国葡萄酒消费持续上升
与所谓的“成熟市场”相反,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则正在迈向繁荣。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时间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占全球葡萄酒消费总量的比例不断上升,从2007年的2%一直上升到去年的7%。同时,中国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仍然非常低,业界预测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来源:Wine Intelligence)
从增长幅度来看,美国的葡萄酒消费发展相比中国则并不显眼。从2007年到2017年,美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占全球葡萄酒消费总量的比例从12%上涨到14%,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来说,小幅的增长已经出乎许多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