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我一直有个观点,即差异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差异化壁垒,就是防止别人模仿你的门槛。
   同质化有两种:一种是你模仿别人;另一种是别人模仿你。或许你无意模仿别人,但你怎么保证别人不模仿你?差异化壁垒就是别人模仿你的难度。
   怎样保护自己的差异化成果?一种做法是靠法律保护,比如专利。现在由于大企业都有大量专利,所以企业之间被迫进行专利打包互换。对于大企业而言,专利不再具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而只是交换专利的筹码。在中国,专利其实连基本的法律保护都难以具备。打赢了专利官司,输掉了市场。这样的现象很普遍,以至于一些企业只愿意与大企业打专利官司,不愿意与中小企业打这类官司。另一种是靠差异化壁垒,即增加别人模仿的难度。
   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一直在追求技术的差异化,但其实差异拉开并不大。首先,技术领先的时效性越来越短,因为技术更新的频率在加快;其实,现在新的技术方向很多,比如IT技术,即使如微软这样的企业也难以在所有的技术方向上精准预测。因此,我的观点是:企业当然要追求技术上的领先与差异化,但不要指望能利用技术甩开对手,但必须全力以赶确保不被甩开。
   营销的差异化很难称得上差异化。只要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付诸实施,营销就无秘密可言。越是大企业,营销越没有秘密。可口可乐、宝洁、海尔这些知名企业,早已经被专家和媒体研究个底朝天,哪有什么营销秘密可言。我的观点同样如此:企业当然要追求营销上的差异化,但不要指望营销能拉开很大差异。一项营销创新很快就会引起全民模仿,最后成为企业的基本营销底线,即人人都会的基本功。
   从因果关系看,品牌的差异化只是结果的差异化,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品牌的差异化,这才是关键。
   看得见、看得懂,但就是学不会,这样的差异化才能形成最终的差异。哪些领域能够形成这样的差异呢?我认为是管理的差异化,管理的差异化才能形成终极差异化。
   管理是无法模仿的,这是我对很多优秀企业观察的结果。管理的很多方面是显性的、看得见,但管理的更多方面是隐性的。就如同血管是看得见的,但经络是看不见的。
   管理的差异化是被隐藏的差异化,被隐藏的差异化才最具迷惑性。
   我曾经说过,谁能像微软那样把全世界最知名的IT专家组织起来做一件大事,谁就能替代微软,但中国有这样的企业吗?
   IBM做的产品是其他企业可以模仿的,但当IBM转型为“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即组织全世界企业的力量(其实是别的企业的力量)解决客户问题时,极少有人能够学会IBM的那套管理体系。华为想成为世界级企业,就要买IBM的那套管理体系IPD。
   我不反对创新,但在很多领域的创新是很容易被对手学会甚至超越的,但在管理领域则比较困难。
   
   现代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到靠人脑已经无法理清,大到一般人难以学明白。我深入研究过一些企业,我的感受是,媒体的报道和专家对管理的解读基本上没有弄明白,也就是说,你要是按照媒体和专家的报道以及研究去学习,不仅学不会,而且学错了。
   企业是资源的组织者,有些资源是可以购买的,比如技术、品牌、网络等,但管理是无法购买的。
   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它拥有什么样的资源,而在于它以什么方式配置和使用这些资源,这就是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中国市场目前还是机会型的,营销的力量超越了管理的力量。随着中国市场益加成熟,中国企业尽早会进入管理主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