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木是一根线
- 新年份巴罗洛和巴巴莱斯科来了!
- 女人常喝葡萄酒可以调养身体 好
- 张裕葡萄酒的故事:葡萄酒酿造烟
- 美人鱼酒庄因在2016年年份酒中违
- 英国米其林星级名厨罗杰•琼斯品
- 2018年庆祝香槟申遗成功隆重登场
- 红葡萄酒中多酚物质有利于运动员
-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有助于对抗某
- 第五届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
- 法国葡萄酒瓶盖上完税标志将被取
- 保加利亚葡萄酒年产量约1.2亿吨
- 2018德国雷司令周将七八月登陆中
- 科学新发现:少量饮酒能降低患癌
- 郭明浩获RVF CHINA 优秀葡萄酒20
- 中粮名庄荟掌门人李士祎对中国葡
- 香槟委员会在多地开展“香槟”原
- 澳大利亚四大机构在上海联合开展
- “发现美酒之旅”葡萄牙葡萄酒交
- 受中国高端买家推动勃艮第葡萄酒
- 加载更多
乱象一:傍名牌
在进口红酒市场,“拉斐”和“卡斯特”是被傍得最多的品牌。仅“LAFITE”,就发现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奇”等上百个品牌。“CASTEL”也一样。有经营者甚至别出心裁地将“LAFITE”、“CASTEL”直接拼凑成“卡斯特拉斐”虚假品牌。
    乱象二:注册空壳企业炮制“假洋鬼子”
有的葡萄酒号称产自国外,其实为国内一些小酒厂加工。有经营者还虚构品牌历史和品牌文化,“一夜”间将刚创立的商标包装成百年品牌。还有经营者花少量钱到国外注册一个洋品牌,然后在国内灌装低质酒,在市场卖大牌价。
乱象三:国内灌装勾兑
进口、灌装酒大致分两种,一是葡萄原汁,一是进口葡萄浆。前者运到国内,厂家直接分装成成品。后者按口感加水和色素等调配勾兑。我国虽规定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酒精度≥7.0%(Vol)的发酵酒,但未明确规定葡萄或葡萄汁用何种比例勾兑,这很难保证灌装酒百分百是葡萄汁或葡萄浆。
乱象四:国内灌装冒充“原瓶进口”
“原瓶进口”是指一瓶酒从葡萄种植、采摘、榨汁、发酵、窖藏、装瓶、酒标及内外包装全部在原产国完成。但有的葡萄酒标注国外原瓶进口,实际是原酒汁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灌装、分装,这些酒质量难以保证。
乱象五:合法外衣下的“进口原瓶”
国内不少保税区新建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国际分装中心”,保税区法律意义上属于“关外”,在这些生产线上灌装葡萄酒仍可打‘境外’擦边球。大桶进口原酒在这里小瓶分装,贴上“原瓶进口”标签,出了厂大门就算“出口”到中国。
乱象六:违法使用添加剂
通常原瓶进口红酒没有任何添加物。但国外大量低质酒进口后,都进行添加剂勾兑。除了兑水,还在原酒里添加二氧化硫防腐,还有进口红酒被检出含致癌物合成着色剂“苋菜红”。
乱象七:低档酒冒充高档酒
用尽量逼真的包装和相近口味低档酒冒充高档酒,经不良代理经销商大肆吹嘘,一些二三线品牌摇身一变成顶级品牌。如市场上高价回收拉菲酒瓶,以低价酒灌装造假。这样的造假已形成从酒浆、酒瓶、标签、包装纸乃至包装盒到后期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乱象八:标签不符合要求
进口红酒无中文标签标识,或标识内容不符合规定,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未载明食品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或标签虚假标注境内代理商地址,同一代理商不同款酒瓶上标注代理商地址不一致。
乱象九:手续不全
未取得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卫生证书,或卫生证书所列酒类品名与实际销售商品信息不符,而擅自销售未经检疫的红酒。
乱象十:虚假代理
冒用知名红酒商标(品牌),以专卖、专营或总代理总经销等形式,使消费者误以为是该商标(品牌)经营者,以及“专卖(专营)店”销售假冒伪劣酒,欺诈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