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2016年年份
- 大商破局,华东葡萄酒开启高端资
- 2019石家庄国际糖酒会圆满闭幕
- 金牌酒庄酒又又又来了!4大产区2
- 《蕴合大道·通达人生》——世界
- 中美贸易战让意大利瞄准中国葡萄
- 裕昌机械22周年(5)蒸馏设备 敢为
- 新酒庄密集入市 国产葡萄酒庄新
- 全球限量顶级赤霞珠“威卡菲历世
- 张裕公司的交流实录:2019年为什
- 【UCWA北疆】中国酿酒师联盟北疆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
- 快上船!“海藏壹号”游轮之旅起
- 裕昌机械22周年(4)设备创新 永
- 张裕2018股东大会首推“股东建议
- 拉菲酒庄告赢拉斐特酒店
- 协会领导考察调研四川高山葡萄酒
- 美贺酒庄酿酒师周兴:看到戈壁变
- “品质·多元”西班牙大师班落幕
- 国产葡萄酒庄新风口谋突围
- 加载更多
逸香、龙凤……这些中国葡萄酒教育最知名的机构纷纷落户二三线城市,在重庆、青岛、郑州等地抢占葡萄酒培训市场。与销售的渠道下沉一样,培训行业的陆续抢占二三线城市将培育更多基层消费者,但培训企业扩张中,也存在培训师资参差不齐、认证课程价值等屡遭质疑的问题。
掘金小城市、平民消费
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型葡萄酒教育机构,逸香国际葡萄酒教育培训基地泉州站将于明日开幕,这也是逸香继北上广深之后,陆续在20多个二三线城市进行葡萄酒教育机构设置的又一次尝试。
葡萄酒业内人士分析,近两年时间葡萄酒教育机构开始从一线城市往二三线城市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作为国内最大的葡萄酒专业培训机构,逸香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将葡萄酒教育平民化是推动其向二三线城市延伸的前提条件。
最初,在一线城市开设了许多迎合大众平民消费层面的葡萄酒培训班,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获得了初级葡萄酒教育的机会。这是一种信号,也可以视为某种预兆,反映了葡萄酒教育在二三线城市的了展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葡萄酒市场低迷,大量库存销往二三线城市,消费市场的建立也为二三线城市的葡萄酒教育提供了条件。
其实在二三线城市,葡萄酒教育拥有很多的师资。许多做进口葡萄酒生意的业务员,往往是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来实现葡萄酒销售业绩。随着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这样的业务员会很快会转型为不错的葡萄酒教育人员。
北京某进口葡萄酒商告诉记者,自己属下的一个负责中部地区的业务员,在七八年前还对葡萄酒一无所知,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葡萄酒培训师。
一位长期做西班牙葡萄酒贸易的酒商认为,葡萄酒文化并非中国的本土文化,要想在中国扎根,一定要经历宣传和普及的过程。近些年,葡萄酒文化逐渐进入国内消费者视野中,并且不断深入、融合。融合与推广共同进行,两者交织其中。
市场软着陆催火教育
WSET四级文凭获得者小皮对记者表示,从葡萄酒教育本身来讲,是为了获得一种技能。作为葡萄酒推广与销售人员,势必要懂得一些葡萄酒知识,如果你是单纯的葡萄酒爱好者,那就另当别论了,看心情兴趣去学习与葡萄酒相关的文化也无可厚非,这与接受教育的最初目的有关。
目前,在国内葡萄酒教育培训市场,许多受教育者往往出于很直接的目的,比如考级,实际上考级的本质目的也是为了晋升,或者是葡萄酒从业者为了将手中的葡萄酒很快地卖出去,完成业绩。
有葡萄酒专家认为,不仅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更是如此,许多葡萄酒教育人员之前往往是葡萄酒从业者。这充分说明了葡萄酒消费者对葡萄酒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葡萄酒本身,诉求点开始不断向葡萄酒文化上靠拢。
与前几年葡萄酒暴利时代的消费心理大相径庭,那时人们喜欢买贵的酒,认为越贵的葡萄酒,就越好,无论用于高端宴请还是作为身份的象征,甚至成箱地喝拉菲。
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过时,葡萄酒的价格与葡萄酒的消费心理都回归理性,许多经销商开始转型为经营酒窖和其他营销渠道模式,同时葡萄酒销售人员也转而去做教育培训。实际上,这些变化都表现出葡萄酒市场开始着陆,回归理性和接地气。
教育水平在发展中规整
在葡萄酒专业人士看来,国内的葡萄酒消费市场长期呈现一个枣核形结构态势,两头尖,即政务商务和高端消费占据了几乎所有市场份额,缺乏民间消费。
枣核形消费结构始终是不稳定的,健康的状态应该是呈金字塔形,要有大众消费的支撑。葡萄酒如同许多“舶来品”一样,电视机、手机、汽车等最早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枣核形消费时期,先走高端精英路线,继而向大众平民消费延伸发展。拥有大众消费,就预示着二三线城市的葡萄酒消费和教育培训将面临契机。
如今一线城市的葡萄酒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知名的像逸香、龙凤这样的葡萄酒教育专业机构,大型知名酒商有ASC精品葡萄酒、富隆酒业等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国际认可的以及自己的葡萄酒教育品牌,WSET是业内认可度比较高的,是来自英国葡萄酒与烈酒资质认可,ESW则是逸香自己专属的品酒师资质认证。
纵观大机构的师资,也会存在讲师资历较浅、学术近亲繁殖的问题。如某知名培训机构10月下旬将开设的WSET 2级,讲师原来是其培训公司其他岗位员工,其葡萄酒培训知识体系的学习基本是在此公司从业几年内完成的,学术背景和职业资历积累并不深厚,与此机构国际化品牌形象不甚相符。而某些培训公司自行研发的资质认证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更屡遭质疑。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酒教育机构水平则更参差不齐。
二三线城市也会经历同样的过程,但这是正常的。葡萄酒刚刚进入中国,许多人拿来兑着雪碧饮用,现在看来可笑,却真实。任何事物总要有一个过程,葡萄酒兑雪碧的过程甚至是有益的,当人们明白葡萄酒不适合搭配雪碧的时候,葡萄酒已经进入了大家的消费视野。
葡萄酒教育亦是如此,二三线城市的葡萄酒培训师水平可能有限,但是他们自身在不断进步,可能处于专业需要,或是业务要求。综合来看,这将是一个自我过滤更新、新陈代谢的过程,另外接受教育者,尤其是一些经济富裕的人,可能将来会比教育者更优秀,因为他们接触高品质葡萄酒的机会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