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口岸葡萄酒进口量呈几何级数增长,2008年突破100万升;2011年突破1000万升大关,葡萄酒进口国由原来的1个扩展到15个,基本涵盖了全球所有葡萄酒主产国。毫无疑问,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是海沧口岸洋葡萄酒进口量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职能服务水平,才是酒商们近年来不断加大从海沧口岸进口葡萄酒的“定心丸”。
葡萄酒市场一瓶市价六十元和一瓶高达千元的葡萄酒在检测安全卫生指标时也许都是合格,从品质上判断却有着健康强健、病弱衰败甚至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差别。为引导进口葡萄酒产业健康良好发展,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强化品质检验,开展“体检式筛查”,同时加强对进口商的辅导,力求让消费者买到放心、货真价实的进口葡萄酒。
干浸出物检测——让勾兑酒显出真身
干浸出物是与葡萄原汁含量、生产工艺和储藏方式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葡萄酒品质指标,也是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筛查“三精一水”、勾兑葡萄酒、未用原汁发 酵葡萄酒的利器。近日,一款西班牙进口的“甜白葡萄酒”被检出干浸出物不合格后,进口商终于向海沧检验检疫局如实提交了产品的配料表,既勾兑了水,还添加了葡萄汁 、酸味剂,而一款完全经葡萄汁发酵酿造的甜白葡萄酒的成本是勾兑酒的三倍以上。如此鱼目混珠,经常可以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花了大价钱却买到进口伪劣品。
糖度筛查——不是所有葡萄酒都叫干红
残糖控制是葡萄酒酿造环节的关键工艺,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口感、稳定性和酒精度。由于市场消费导向,大多数进口商喜欢为自己的进口葡萄酒贴上干型的标签,但很多却被检出是半干甚至半甜。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全面启动糖度筛查,通过100%感官初筛出可疑酒款,再进一步送实验室确证检测, 即缩减了送检范围,又提高了检出率,在今年1-10月海沧检验检疫局共检出糖度类型不符的进口葡萄酒56批。
异味——深藏瓶内的葡萄酒杀手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酒,随着陈年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很多过了适饮期或储藏不当的酒其安全卫生状况并不会发生改变,但口感已不适宜饮用,甚至有了“异味” ,感官检验成了唯一有效手段。为了把“坏味道”抓出来,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建立葡萄酒专项感官实验室,通过感官检验发现不合格酒款3批,并追溯到高温运输 和潮湿发霉等影响品质的原因,分别做退运或销毁处理。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进口葡萄酒口岸和集散地,海沧年进口葡萄酒近1500万升,推动了东南红酒交易中心的发展和壮大。与进口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举办各式 专业培训,让进口商掌握更多的法律法规知识,切实有效地落实主体责任,是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进口葡萄酒监管的努力方向,走出批批检测的迷区,期待进口酒市 场更规范有序的明天。
随着进口葡萄酒消费剧增,制假售假和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可避免。日前,国家已严格部署,将进口葡萄酒列入打假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把关是为了更好服务,只有葡萄酒质量好了,消费者放心了,企业才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