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2016年年份
- 大商破局,华东葡萄酒开启高端资
- 2019石家庄国际糖酒会圆满闭幕
- 金牌酒庄酒又又又来了!4大产区2
- 《蕴合大道·通达人生》——世界
- 中美贸易战让意大利瞄准中国葡萄
- 裕昌机械22周年(5)蒸馏设备 敢为
- 新酒庄密集入市 国产葡萄酒庄新
- 全球限量顶级赤霞珠“威卡菲历世
- 张裕公司的交流实录:2019年为什
- 【UCWA北疆】中国酿酒师联盟北疆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
- 快上船!“海藏壹号”游轮之旅起
- 裕昌机械22周年(4)设备创新 永
- 张裕2018股东大会首推“股东建议
- 拉菲酒庄告赢拉斐特酒店
- 协会领导考察调研四川高山葡萄酒
- 美贺酒庄酿酒师周兴:看到戈壁变
- “品质·多元”西班牙大师班落幕
- 国产葡萄酒庄新风口谋突围
- 加载更多
近日,葡萄酒行业比较火热的新闻不外乎是中粮集团进口酒业务部2月9日被曝在云南举办奢侈品酒会,一顿喝掉数万元红酒,且住宿和餐饮严重超标。另中国之声《新闻纵横》以“中粮下属公司被指办奢侈酒会”为题发了一篇看似义愤填膺抨击奢侈浪费的剿袭文章,并经各大网络媒体转载,在中央反腐的背景下,一时之间,中粮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这篇文章引用某“知情人士”的众多爆料,比如“经常不定期举办高端酒会”,“一晚喝掉20万”,“连续两天举办列级名庄品鉴会”等等,矛头直指中粮进口酒业务部。文中的中粮进口酒业务部是中粮集团体系内独立的部门,2014年1月成立,隶属于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18日酒会现场图
中粮举办品鉴会频繁?
众所周知,在葡萄酒行业尤其是进口葡萄酒行业,举办葡萄酒品鉴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不管是产品招商会还是以教育葡萄酒文化为契机的品鉴会,不管是高端名庄酒或者是低到尘埃里的大众消费酒,都需要酒商打开酒盖让客户得到消费体验。
品鉴会在行业人士或者说葡萄酒行业从业者看来是培养和教育客户的一个渠道和方法,属于正常的业务范畴,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文章中某知情人士提及中粮进口酒事业部在2014年10月以及12月分别在重庆以及云南开过两次大型的招商论坛活动,并即将在2015年3月再办招商会被指太频繁以及劳民伤财。姑且不论这位知情人士言语中赤裸裸的“怨念”情结,作为国内新兴的进口商,中粮进口酒业务部势必会花人力、精力、物力、财力扩大自己平台影响力和知名度,而行业中早就对春秋两季糖酒会的招商活动达成默契,在成为有影响力的进口商的道路中,这两个节点是每个酒商不可回避的,并且每个城市每做一场落地招商活动都是业务的一次探索和与客户与市场的对接和交流。
在笔者看来,如此正常的业务活动开展也被“黑”成劳民伤财有点理解不能。
一晚20万的平行品鉴?
此外,该篇文章也通过中粮进口酒业务部几个销售的朋友圈来回放了中粮进口酒业务部的两场列级名庄酒品鉴会,且不说到底喝了多少钱的酒,20万的价格是否准确,行业内对于采购价、成本价、市场价之间的区别都十分明了,另外有些名庄酒的量少,并不适合销售,大多会拿出来供客户学习和品鉴,而作为葡萄酒从业人员,亦有责任有义务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一场活动所有参与人员都能通过品鉴学习到更多的葡萄酒知识,对于开展业务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据笔者了解,行业另一家令人瞩目的新兴进口商要求旗下全部员工都要通过WSET(wine & spirite Education Trust)的考试,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每一场活动,不管是名庄酒的品鉴或是其他类型的品鉴会,因为对于员工来说参与公司的品鉴活动是提升专业的渠道之一,作为公司,员工葡萄酒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也是一笔隐形的财富,只是说不同公司也不同的力度和深度。
如果硬要把公司内部员工参与活动理解成内部人士寻找名目奢侈浪费,恐怕作为国企型葡萄酒公司应该都醉了吧。
不要放大“国”字头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葡萄酒行业不缺乏黑点,我们常常能在媒体上看到一些“丑闻”,在中央反腐的决心力度下,国字头企业的一举一动更是备受关心,在网络发达的现在,网友面对这样的“腐败”的新闻爆点常常比较激动,对企业以及整个行业进行口诛笔伐,笔者看到有网友评论道:“二十万吃一顿,中粮真奢侈呀,一顿吃掉普通老百姓10年的收入,应该严查。”“国有企业据说都成本太高,实际上就是奢靡之风盛行。”等等批评声音。
而也有不同的反应,网友luoxixi评论道:“‘知情人’知个X,这也叫贪污腐败,简直zuo死。”
酒业黑猫在微博上写到”中粮滩上“奢侈门”的确有点怨,因为中粮不是垄断企业,是在自由竞争领域的企业。其次进口葡萄酒正常的水平品鉴会,这个花费不算高。如果央视对进口酒的专业知识还停留在国产10元勾兑的思想层面上,那这样的报道不但会给我们行业丢人,也会在全世界丢人。坐等好戏!“
网友俄木利呷:进口葡萄酒正常的水平品鉴会,这个花费不算高,只可惜的是部分被不懂的人豪饮掉了确实浪费。再说央视还停留在国产10元勾兑葡萄酒的思想层面上,这样的报道让人笑话。
奋斗着的王小涛:就事论事,一个企业搞一个产品推广会,花20万算多吗?试问,哪个有点营销知识的企业产品上市阶段没有产品推介会?为啥一挂上国企的名头就招骂了呢?个企业产品推广阶段没有内部的试吃试饮?能喝得起这样高端酒的消费者,对红酒应该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如果卖方都不了解酒的口味和品质,怎么说服自己的消费者?正常的市场营销活动,一次推介会20万,试问年底哪个企业开个年会不花个10万20万的?一看到是国企搞的就不分缘由的上来乱喷。
作为酒圈内的人来说,这样的新闻多少有点言过其实和放大。
长沙某经销商总经理方奕认为:“卖酒不分高低贵贱,不能说安了个国字头,就被戴上放大镜把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大了,作为酒商办品鉴会或是内部的品鉴学习活动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中粮这个算是违反中央反腐规定,那酒商都不要卖高端酒了,海关也不要让这些进来了,在行业看来,这些真的是太正常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