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全世界酿造葡萄酒种类最多的国家,拥有着无数闻名于世的高级葡萄酒,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钟情于法国葡萄酒的原因。但是法国不仅拥有种类繁多的葡萄酒,也有着相对较为完善的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
在2009年以前,法国将他们的葡萄酒分为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以及日常餐酒4个级别(详见《旧的法国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直到2009年8月,为了配合欧洲葡萄酒的级别标注形式,法国国家葡萄酒行业协会对法国葡萄酒等级划分制度做出了改革;并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装瓶生产的葡萄酒需使用新的葡萄酒等级标记。以下是新的等级制度:
AOC葡萄酒(法定产区葡萄酒)变成AOP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
VDP葡萄酒(地区餐酒葡萄酒)变成IGP葡萄酒(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Protégée)。
VDT 葡萄酒(日餐餐酒葡萄酒) 变成VDF 葡萄酒(VIN DE FRANCE ),属于无IG 的葡萄酒,意思是酒标上没产区提示的葡萄酒(vin sans 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2009年10月的时候,法国国家葡萄酒行业协会新闻公报报道称,L’ANIVIT更名为L’ANIVIN DE FRANCE。Vin De Table(日常餐酒)以及L’ANIVIT中的“T”都将消失。
公报中指出,随着法国葡萄酒业共同组织(OCM)的改革以及不标注葡萄品种和年份的Vin de France这一新类别的创立,L’ANIVIT(法国国家日常餐酒和地方餐酒行业协会)更名为L’ANIVIN DE FRANCE(法国国家葡萄酒行业协会)。
改革的原因:
1、来自新世界国家生产者的竞争日趋激烈
2、法国葡萄酒的现行分级过于复杂(法国葡萄酒的高端产品定位是众所周知的,但常常令人无法形容只有二分之一的消费者知道一瓶VDP葡萄酒和一瓶AOC葡萄酒的区别。)
3、现有葡萄酒标签上的复杂标识(造成消费群的不稳定性;造成出口的葡萄酒不易被识别。)
4、面对日益强势的外国葡萄酒品牌,出口市场上缺少法国品牌葡萄酒。
改革的目标:
1、增加供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需要。
2、使产品标识更加清晰,在世界市场上提高欧洲葡萄酒(包括法国葡萄酒)的形象。
3、确立一个清晰,简单,有效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制度,以达到供求平衡的目的。
4、使欧洲葡萄酒相对于新世界的葡萄酒更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