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选酒知识

常见葡萄酒瓶塞的优点与不足

近年来瓶装葡萄酒瓶塞质量及对葡萄酒储存质量的影响一致是业内人事探讨的热点。由于直接与酒体接触的玻璃瓶材质的零变化性和零通透性,瓶塞作为瓶装葡萄酒酒体与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成了影响葡萄酒内在质量和感官变化的关键,所以葡萄酒瓶塞被公认为葡萄酒的生命卫士。目前市场上常见瓶塞有:橡木塞、螺旋盖和高分子合成塞。

1、橡木塞

橡木塞又可以分为原木橡木塞、碎木合成塞子和1+1合成塞。 原木橡木塞一般是由整块的橡木制成的葡萄酒瓶塞,根据橡木的质量又分很多种;碎木合成塞子则是碎木经过粘合,挤压成型的塞子;;1+1合成塞子即塞子的两头采用整块的原木塞子,中间采用碎木合成塞子,通过粘合制成。

橡木葡萄酒瓶塞

原木橡木塞由于其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特质,密封瓶口既不使酒液溢出,又不完全隔绝空气,有利于瓶中葡萄酒的发育和成熟,使瓶贮酒口感更醇和、圆润。但是环境干燥时会失水造成弹力下降,造成漏氧而使葡萄酒氧化败坏,因此采用橡木塞密封的葡萄酒一定要平放,使葡萄酒始终浸润着软木塞从而保持其膨润以保存葡萄酒。由于木塞的寿命在30年左右,因此通常用于优质、高档、陈年陈酿的葡萄酒密封。天然橡木塞除了成本较高外,最大问题便是木塞味的产生,其会引起酒类产生木塞味,虽然专业人员多年来尝试了各种方法以根治、脱除这种令人厌恶的气味,但至今仍未能够全面解决此问题。

2、螺旋盖

螺旋盖是采用金属材料所制成的葡萄酒瓶塞,一般为铝制。

螺旋盖葡萄酒瓶塞

螺旋盖有两大好处:(1) 由于没有TCA,所以也不会木塞味;(2) 打开比较方便,不需要酒刀就能打开。但是在透气性的问题上就凸显出了螺旋盖的弊端,而且长时间贮存的话螺旋盖可能会生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Stelvin 公司成功开发适用于葡萄酒用的螺旋瓶盖后,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开始逐渐采用螺旋塞来密封葡萄酒。著名酒庄如奔富庄园的大部分产品已改用螺旋盖,实践证明效果很不错,尤其用于贮存时间不超过5年的新鲜饮用酒没有任何问题。由于螺旋盖不受资源的限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葡萄酒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青睐。而随着技术完善,将被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3、高分子合成塞

高分子合成塞子由塞芯和外表层组成的葡萄酒瓶塞,在塞芯的使用上可分橡胶实心和蜂窝芯两种。

高分子合成葡萄酒瓶塞

高分子合成塞具有一个个均匀的、紧密相连的微生孔,几乎与天然软木塞的结构一模一样,并具有稳定的氧气渗透率,以保证葡萄酒的正常呼吸,促使葡萄酒慢慢成熟,从而使葡萄酒变得更加醇厚;也可避免了普通软木塞经常出现的断裂、破碎、掉渣以及干枯萎缩的弊端,从而避免造成漏酒或氧化。表层的密封性能可完全阻止空气从瓶塞和瓶颈间渗入,彻底防止漏酒现象,因此无论是窖藏还是陈列时,酒瓶可倒置也可正放。但由于合成塞是软木颗粒与黏结剂混合加工而成,密封性能稍差,一旦存贮时间过长,酒塞湿度降低会引起透氧量加大,会加速葡萄酒的氧化和老化。

葡萄酒是一种高贵典雅且富有生命的饮品,对于葡萄酒瓶塞的密封性、微生物指标以及氧化剂残留量指标必须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才能使葡萄酒在理想环境中可以通过缓慢有规律的呼吸达到顶点。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大家都在关注

  • 酒,不只是喝的,其他用途你想不

    华夏五千年的历程中,白酒文化一直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绎和发展,在人们生活中,迎来送往,沟通交流。白酒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

    2019-05-06 08:31 作者:Feynman

  • 白诗南

    白诗南葡萄(Cheninblanc)又名百诗难、白肖楠。原产自法国罗亚尔河谷的安茄(Anjou),属于欧亚种。1980年由 ...

    2018-09-05 09:08 作者:Feynman

  • 选购进口葡萄酒,就看这5大误区

      购买葡萄酒是很考验脑力跟眼力的事情,要怎样判断跟选购进口葡萄酒,网上议论纷纷,在酒标、酒瓶、酒封等 ...

    2018-08-30 11:05 作者:Feynman

  • 关于冰酒的7个独特见闻

    冰酒是一种美味的饮料,已成为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的最爱。 1- 冰酒来自哪里? 冰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个 ...

    2018-08-29 14:07 作者:Feynman

  • 红葡萄酒酒杯的形状,特色,大小

    红葡萄酒是一种由深色葡萄制成的美味佳肴,全世界都在饮用。许多人因为健康、食物搭配和特殊场合的原因而 ...

    2018-08-27 10:23 作者:Feynman

  • 干露90+佳酿丨那些备受青睐的葡

    近年来,干露葡萄酒集团旗下的佳酿不仅表现出色,还备受美国《葡萄酒观察家》的青睐。这本创建于1976年的美 ...

    2018-08-27 08:49 作者:Feynman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