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葡萄酒橡木桶市场预测及机遇
- 第18届葡界论坛日前成功举行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品
- 最新研究:葡萄园机械化修剪能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推介会走
- 沙城葡萄酒产区:优势与忧患并存
-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葡萄酒成本增
- 几张图,迅速了解全球葡萄种植概
- 2017年至今全球十大热门香槟榜单
- Decanter运营总监Sarah Kemp宣布
- 烈酒巨头集团金巴厘全面进军烈酒
- 2015年份老拉彤葡萄酒斩获三项国
- 烟台葡萄酒入列中欧互保
- 中国1/3进口葡萄酒最受欢迎,但
- 美国推出荧光检测方法识别威士忌
- 2016年份葡萄酒是雄狮庄园最好的
- 2017年红酒行业投资分析
- 2016年波尔多的期酒评选朗高巴顿
- 葡萄酒搜索网站公布2016搜索排名
- 南非尼德堡Nederburg 蝉联全球最
- 加载更多
从2013年开始众所周知的酒业寒冬给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带来了一轮又一轮的调整与洗牌,从2013年到2014年葡萄酒从进口量到销量大幅下降,有不少进口商和经销商手中积压了大量的库存,难以消化,那么今年这种情况改变了吗?葡萄酒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呢?
深圳葡萄酒城:当初投资十个亿 如今关店近九成
位于深圳龙岗区的深圳国际葡萄酒城建于2010年,当年的总投资高达11亿元,拥有40000m²的进口葡萄酒进口食品采购交易中心,2011年记者采访时这里聚集了超过200家各类进口葡萄酒经销商,可是三年多过去了,这个曾经号称全国最大的进口葡萄酒批发市场,如今却门可罗雀,曾经聆郎满目的各国葡萄酒已经消失不见,200多家葡萄酒经销商展厅如今已满目萧条。
一些酒商告诉记者:由于酒城几乎已经没有客人,大多数酒商已经搬走或者干脆关门歇业。
深圳葡萄酒城酒商方剑云告诉记者:现在也就二三十家在做,撑不下去了,如果撑得下去,它没必要去搬。
2011年记者在此采访里,酒城的一楼是采购交易区,而在二数是按照产区划分的产地食管区。但如今这里一楼的整个区域只剩下围绕着大厅布置的数家店面,二楼的整个区域变得漆黑一片。
意大利街、法国街、什么街二楼都有,现在二数一个都没有很多都做别的行当了,做早前教育,改行了,完全不做酒了,二楼没酒了,基本上要么做别的,要么就是作为一个仓库。
原深圳葡萄酒城酒商李家留原来从事水污染治理,2010年转行做葡萄酒生意,他告诉记者:当初酒城里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都是从别的行业转过来做葡萄酒,在这轮关店潮中纷纷倒。他介绍说:那个时候实际上很多制造业转行过来,认为是葡萄酒有一个很大的商机,然后从制造业转过来投放了很多资金然后用来做葡萄酒,都是几个亿,都是大近几千万,大金额一次性投下去,最后它们的生存时间都很短。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有过(葡萄酒)狂热冷下来以后,大家可能再思考,另外一个有过狂热以后,让更多人了解葡萄酒,有机会接触葡萄酒,因为你只有去接触它、了解它,你才会慢慢认识它,所以他就会慢慢发现其实葡萄酒不是那么一种追求的方式。
实际上葡萄酒的关店潮曾经在深圳、北京、上海、郑州还有宁波都出现过,一时间实体似乎都没救了,但最近这些被称为线下资源的门店却突然又火了起来,这一次它们成了酒类电商眼中的香饽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线上线下未打通 酒类电商抢夺实体店
1919酒类连锁超市董事长杨凌江:因为电商要6天收到货,找第三方物流,加为订单甩给我们两秒钟、一秒钟、零点几秒钟,我到时就近的门店配送去30分钟,我只需要30分钟,6天和30分钟这是一个很大意义,物流费20个点降成千分之五。
或许是众多电商们意识到了线下布局实体店的重要性,今年以来都纷纷开始跑马圈地,资料显示:酒类电商1919在要今年新增500家门店,中酒网今年也要将O2O酒行开到1000家并在准备三年破万家,河南的酒便易也称要砸1.5亿进军北京市场,酒仙网此前曾透露将投入10亿元加码酒快到O2O,形成了葡萄酒电商进行线下布局的趋势。
也买酒董事长袁疆:我们可能采取些区域必的一些合作伙伴,把我们自己的线上订单导给他们,让他们来实现线下的配送,这样的话,我们成本也会降低同时对他们来讲也可以接触到一些互联网方面的一些用户。
线下资源受追捧是由于在O2O当中线上线下并未打通,
葡萄酒行业专家张建生:因为线上的无法落地,地下的无法上线,比如1919它就是一个线下的一个终端,那么它要上线的话,它靠谁?它自己没有这种强大的平台,它只有靠天猫、淘宝的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那么像这个也买酒和酒仙网它们是在空中,它要落地的时候,它要找这人支点。
专家担忧催生新一轮泡沫
作为独立酒评人朱立农更担心的是由于众多电商对线下门店的追逐或导致新一轮泡沫的产生,从几十家到上百家现在有人喊出上千家,在这种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出现一种泡沫的雏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开店,他们忽视了很多不同阶层的利益。朱立农认为由于信息的开放葡萄酒的价格越来越透明,而电商一直以来的口号都是去中间化,但是如果现在增加线下门店的环节,意味着成本的上升,那么要同里维护门店和消费者两者的利益就成为了一种悖论。
中间环节越少,消费者的利益才能越得到时保障,我们在疯狂的收购更多店面的时候那么是否能够保证让我们的消费者拿到一款更好的一个更高性价比的酒,这个是我们目前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葡萄酒消费:简单还是专业?
那么应该怎样保证消费者的利益呢?简单粗暴的价格营销还是专业的文化体验,酒商们面临选择。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经历了轮狂热和冷却,但是同时也使得更多的消费者接触乃至开始了解葡萄酒文化,一些高端消费者开始对葡萄酒消费非常讲究,李欣新在葡萄酒行业打拼多年,从前年开始他就在北京上海开始了葡萄酒窖藏仓库的建设,他瞄准的是消费者体验。
北京城市窖藏首席运营官李欣新介绍:这些酒都是储藏出现了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受冷、遇冷被冻、那么强烈的颠簸以后又没有经过很好的恢复,然后就推向市场,所以消费者的体验大打折扣。他说一瓶葡萄酒衡温仓储成本现在可以降到1.5元左右,而在过去要达到十元甚至更高,现在一轮大潮过后,进口葡萄酒的消费者更趋多元化了,有简单消费也有深度消费。
葡萄酒行业专家张建生:我们开课教育消费者,你酒应该怎么喝?用什么杯子?香气怎么闻?其实消费者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有很多课程消费者不愿意去了。为什么?我凭什么听这个东西?我不愿听这些东西,我只需要喝酒,让我愉快、高兴。
据记者观察不同葡萄酒消费者有不同需求,如何选择消费者其实各有各的主意,消费者如果我个人在家里喝酒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橡木桶发酵比较长时间的酒,但是朋友的聚会,我一般为了图方便,而且口感一下子就可以焕发这个聚会的热情,我会选择新世界的酒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