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葡萄酒橡木桶市场预测及机遇
- 第18届葡界论坛日前成功举行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品
- 最新研究:葡萄园机械化修剪能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推介会走
- 沙城葡萄酒产区:优势与忧患并存
-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葡萄酒成本增
- 几张图,迅速了解全球葡萄种植概
- 2017年至今全球十大热门香槟榜单
- Decanter运营总监Sarah Kemp宣布
- 烈酒巨头集团金巴厘全面进军烈酒
- 2015年份老拉彤葡萄酒斩获三项国
- 烟台葡萄酒入列中欧互保
- 中国1/3进口葡萄酒最受欢迎,但
- 美国推出荧光检测方法识别威士忌
- 2016年份葡萄酒是雄狮庄园最好的
- 2017年红酒行业投资分析
- 2016年波尔多的期酒评选朗高巴顿
- 葡萄酒搜索网站公布2016搜索排名
- 南非尼德堡Nederburg 蝉联全球最
- 加载更多
提到中国也许你不会立即想到葡萄酒,但这也许会改变。中国的葡萄酒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追溯到汉、唐、元中国葡萄酒发展较兴旺的年代,葡萄酒文化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流芳千古的诗文。1892年烟台建立了第一个商业酒庄,至今仍在运营的张裕,中国最大的葡萄酒公司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葡萄酒产业也以每年20%的速度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消费国,相应的葡萄酒文化的宣传、推广也逐步成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今天,大多中国葡萄酒只在本土销售,但是随着开始有葡萄酒获得国际大赛的金奖,这种情况也可能被改变。那么,它尝起来究竟怎么样?受法国和德国最出名的葡萄酒所启发,中国种植最多的有四个品种:赤霞珠、美乐、霞多丽和雷司令。这也有两种本土品种:蛇龙珠(尝起来像品丽珠)和龙眼,后者带给白葡萄酒一种甜甜的花香。当地的酿酒师也经常实验其他的品种,来确定不同区域的最佳品种。有趣的是,在北方他们酿造一些很棒的冰酒,用的是白威黛儿、雷司令和一些本土品种。
大部分中国葡萄酒属于轻盈的类型,12到13的酒精度,带着新世界的果味和适中的橡木香。当然,也有一些更贵的红葡萄酒试图去模仿波尔多重重的橡木味、复杂的泥土和植物气息。从辛辣尖酸、过度氧化、苦涩难堪的葡萄酒到精致的、完美平衡的大奖获得者,葡萄酒质量不一而论。正是因为中国大部分酒庄都是新的,他们并不着急出口,直到他们觉得品质够了。也有例外,比如世界第二大葡萄酒品牌——长城,他们把葡萄酒出口到全世界的“中国城”。
尽管大多数美食美酒专家会告诉你辛辣的中国食物最好和白葡萄酒搭配,但是在中国消费的葡萄酒90%是红的。一些中国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更喜欢辛辣食物和红葡萄酒结合后的浓郁感。还有一些人指出,这是因为红色代表着财富,而白色意味着死亡,还有红葡萄酒通常是室温饮用,白葡萄酒则很冷,而喝冷饮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红葡萄酒通常也更贵,因此也能匹配部分中国人高大上的需求,当然最后一点,很多中国人用干杯的方式喝酒,所以谁真的在乎它尝起来怎么样!
与此同时,在大城市,复杂的葡萄酒文化正在逐渐形成。年轻的葡萄酒专业人士拥挤在葡萄酒吧,很多人喝葡萄酒搭配着食物。葡萄酒教育正在井喷,本土侍酒师的数量正在急剧增长。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中国的葡萄酒也会大幅增长。
葡萄酒文化与葡萄酒产业的关系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人类发展的动力源泉,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与进步,同样,一个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文化的支撑和提升。葡萄酒就是文化和欢乐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精神产品”。正如一位世界酿酒大师、被誉为葡萄酒教皇新堡的新教皇——菲利普 凯宾所说的那样“几千年以来,葡萄酒是愉悦和欢乐的源泉,伟大的葡萄酒总是融复杂和细腻于一体,这是一种优雅文化的缩影,探索丰富而微妙的葡萄酒世界、充分欣赏和享受葡萄酒是一次非常愉悦的过程。”事实上,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是其悠久文明历史的代表之一,葡萄酒产业对国家经济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葡萄酒旧世界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的葡萄酒产区布满了许许多多的中小酒庄,很少有葡萄酒新世界(如美国、澳洲、智利等)国家那样的大型葡萄酒企业,但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延续上千年经久不衰,依靠的正是葡萄酒文化的支撑,靠的是对自己产区土地、品种和传统的热爱,靠的是孜孜不倦地对葡萄酒文化的推广,才使得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生生不息、世代相传,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