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葡萄酒橡木桶市场预测及机遇
- 第18届葡界论坛日前成功举行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品
- 最新研究:葡萄园机械化修剪能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推介会走
- 沙城葡萄酒产区:优势与忧患并存
-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葡萄酒成本增
- 几张图,迅速了解全球葡萄种植概
- 2017年至今全球十大热门香槟榜单
- Decanter运营总监Sarah Kemp宣布
- 烈酒巨头集团金巴厘全面进军烈酒
- 2015年份老拉彤葡萄酒斩获三项国
- 烟台葡萄酒入列中欧互保
- 中国1/3进口葡萄酒最受欢迎,但
- 美国推出荧光检测方法识别威士忌
- 2016年份葡萄酒是雄狮庄园最好的
- 2017年红酒行业投资分析
- 2016年波尔多的期酒评选朗高巴顿
- 葡萄酒搜索网站公布2016搜索排名
- 南非尼德堡Nederburg 蝉联全球最
- 加载更多
在酒界中的白酒进入深度调整期之时,葡萄酒市场也面临产能过剩、库存高企、远离消费者、假冒伪劣等诸多挑战,行业面临巨大的调整。
库存压力巨大
刚刚送走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们又将迎来中国另一个盛大节日—国庆节,白酒、葡萄酒也进入了又一个消费旺季。但是葡萄酒经销商却高兴不起来,面临着高企的库存,只能采取大幅度打折的方式促销产品。
除了传统的商超专卖店,各大电商平台成为葡萄酒促销的重要阵地。酒仙网、天猫、京东商城,各种1折、2折的红酒促销信息随处可见,打折幅度之高超过以往。
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库存成为葡萄酒商眼下最重要的营销命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葡萄酒行业1-7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69.62万千升,同比下降1.92%;完成销售收入218.4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9%;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7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49%;上缴税金14.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7%;规模以上亏损企业44家,企业亏损面20.37%;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7%。是上半年中国唯一产量负增长的酒种。
国内的几大葡萄酒生产基地的产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年上半年,占中国葡萄酒产量1/3的山东产量同比下降4%,另外一个生产基地吉林上半年产量8万千升,同比下降18%。
与此同时,进口葡萄酒也放慢了进入中国的脚步。数据表明,相比去年,今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进口额下降11%,进口量下降13%。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国产葡萄酒产量从2013年5月开始已呈现持续负增长趋势,进口葡萄酒数量也从2013年8月开始连续负增长。
而在此前的数年,中国的葡萄酒则处于快速增长期。国产葡萄酒产量从2007年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增长一度高达37%,多数时间保持在两位数,进口葡萄酒增速更快,2010年增速高达63%。
时过境迁,如今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比如,通葡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00万元,净利润150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540万元。莫高股份上半年营收同比则下降近10%,净利润同比减少18%。更多的葡萄酒企业都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分析人士认为,葡萄酒“去库存化”将会延续很久,甚至可能会到明年底。
远离普通消费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虽然经历了数年的快速增长,但发展并不理性,极度重视高端领域,却一直距离普通消费者较远,这也是行业容易遭受冲击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就认为,目前国内葡萄酒行业遭遇寒冬有两个外部原因,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减速、进口酒冲击,另一个是“三公”消费的限制。尤其是高端产品销售明显下降,以团购为主的产品几乎全军覆没。
多年来,国内葡萄酒企业几乎都把产品定位在高端,而这本身就不符合我国葡萄产区自然条件及消费市场规律。反观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产、消费国家,都以佐餐酒为主,高端为辅。“金字塔”型的结构最为合理。因此,王祖明认为,产品一定要进入家庭,让普通消费者愿意消费、消费得起,产业才能扎实,高端市场的“蛋糕”才能真正做大。
在行业的寒冬逼迫下,国产葡萄酒产品也逐渐开始回归大众。临近国庆节,在北京的一些商超货架上,摆放着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葡萄酒,“29元、39元、49元、59元……”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相比以往,葡萄酒的价格确实降低了很多,更加大众化。
企业也更加务实和理性。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江就认为,目前国内高档葡萄酒销售受阻,中低档葡萄酒迅速发展,他们将开发中低端葡萄酒产品,提高中低端市场的品牌占有率。
行业专家认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中国的葡萄酒必须有精准的定位,不能一味依靠过度包装、广告,要重视产品质量,重视开拓大众消费者,让葡萄酒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这样才能长远。
假冒伪劣遭诟病
清除市场中的假冒伪劣产品,是让市场更有序也是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日前,有媒体报道,在天猫商城热销的葡萄酒中,法国原瓶进口红酒一瓶只售9.9元。价格如此之低,又在信誉不错的天猫销售,一度出现热卖的景象。不过,后来经山东警方调查,这是一起通过专业的网络手段进行销售,形成了制假销假的完整链条的犯罪行为。据悉,山东警方根据线索,共查获1千多箱6000多瓶假冒红酒,涉案金额达100多万元。
在国内葡萄酒行业,制假售假的行为并不少见,这甚至引起了国外媒体关注。
本月中旬,德国《商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是葡萄酒造假者的天堂”,据该报道称,“在中国,所谓高档波尔多葡萄酒正洪水般涌进市场,其数量比法国生产的多9倍。”
近几年,中国假冒葡萄酒的数量不断增加。媒体曾报道,广东一家酒店每年销售4万瓶拉菲酒。事实是:该酒庄每年销售到中国的才5万瓶左右。专家估计,中国市场上约有30万瓶假拉菲酒。也就是说,10瓶拉菲酒中,就有超过8瓶是假的。
过去20年来,国人渐渐开始喜欢上葡萄酒。国内许多新富也乐意花大钱买高档葡萄酒。但高档葡萄酒的数量有限。近年来,国内成为假冒葡萄酒的天堂。在互联网上,可轻而易举买到假货。高档葡萄酒在法国标价也就几百欧元,在国内却能卖到数千欧元。许多假酒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欺诈,获得丰厚利润。
据市场人士介绍,在目前的中国市场,假酒的类型可谓形形色色,造假的手法堪称五花八门。甚至还有“杜撰的酒庄”。比如有一款红酒的酒庄名称为“Chateau de Chenonceau”,但Chateau de Chenonceau其实是建于16世纪的法国王室行宫,位于卢瓦尔河谷的舍农索城堡,并不是生产葡萄酒的酒庄,而这款红酒却大胆地把舍农索城堡图案印在酒标上,并且煞有介事地标注有年份“2006”。
记者通过百度等搜索工具搜索“葡萄酒、假酒”等关键词,能搜索成千上万关于制售假葡萄酒的新闻报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葡萄酒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是同时也是进行行业调整的良机,如果能够在这一轮调整中,真正做大做强,那么中国的葡萄酒产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