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葡萄酒橡木桶市场预测及机遇
- 第18届葡界论坛日前成功举行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品
- 最新研究:葡萄园机械化修剪能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推介会走
- 沙城葡萄酒产区:优势与忧患并存
-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葡萄酒成本增
- 几张图,迅速了解全球葡萄种植概
- 2017年至今全球十大热门香槟榜单
- Decanter运营总监Sarah Kemp宣布
- 烈酒巨头集团金巴厘全面进军烈酒
- 2015年份老拉彤葡萄酒斩获三项国
- 烟台葡萄酒入列中欧互保
- 中国1/3进口葡萄酒最受欢迎,但
- 美国推出荧光检测方法识别威士忌
- 2016年份葡萄酒是雄狮庄园最好的
- 2017年红酒行业投资分析
- 2016年波尔多的期酒评选朗高巴顿
- 葡萄酒搜索网站公布2016搜索排名
- 南非尼德堡Nederburg 蝉联全球最
- 加载更多
2014年的国庆,对中国的葡萄酒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喜讯:国家领导人手举葡萄酒祝福大家国庆快乐;国宴上全是葡萄酒,新一届的常委们的标准持杯姿势整齐划一,令人惊叹 。回首二十一年,就好像西服逐渐成为广受中国人接受的标准服饰,葡萄酒也在慢慢成为各式主流宴会的标准配置。国宴场合的酒具和礼仪的进步并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它的变迁反映了中国主流饮宴习俗的改变:告别干杯豪饮的风气和多饮伤身的白酒,用优雅的礼仪和适度的方式享用象征着健康与文化的葡萄酒。这更加验证了数据大师、白酒专家铁犁在近期的一次行业聚会时的一次大胆的预测:中国葡萄酒的总市场容量会从现在的300-500亿元上升的2030年的2000亿元,十五年间提升4倍!
按照欧洲、美国、日韩蒸馏高度酒(40度以上)与发酵低度酒(20度以下)之比率(一般在1:2左右)比推,这个预测不算离谱(铁犁预测,2030年白酒还是占据第一,略高于葡萄酒等发酵酒)。
所以,可以毫无疑问的判断:中国葡萄酒的春天,还没有来。现在,只是葡萄酒的启蒙期。那么,从启蒙期到青春期,从500亿到2000亿,哪些经销商能享受这块巨大的蛋糕呢?
1、核心人员是创业参与者而非职业经理人的经销商
无论外界如何诟病,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肯定是这个互联网大鳄崛起的重要因素。经销商作为一个流通企业,人、人脉是其中最重要的资产(不是资源;所以,让传统的人力资源说见鬼去吧);人员的更迭和去留,直接影响到经销商的发展。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核心“资产”变成“资本”,将核心员工变成股东。与上游酒庄、厂商交好,能够最快、最佳政策整好的采购负责人;深谙消费者心理,懂得大客户心态的业务负责人;热爱葡萄酒,立志做好文化传播的推广负责人:这些都是核心资产。让这些资产深度参与到经销商企业发展之中去,是最明智的选择。
2、拥有零售终端的经销商或者干脆就是零售型经销商
零售型经销商,是行者在行走酒水江湖提出的新概念,指的是以服务最终消费者为业务方式的经销商。他们直接将酒贩卖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知道消费者的动向喜好,并且会根据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现在什么都讲究“变”和“快”的时代,知道最终买单者的心理状态的人,肯定是赚便宜的。
3、供应链通畅的经销商
葡萄酒品种太多。国产的、进口的。酒庄的、酒商的。低端的、高端的。有品牌的、有利润的。库存的、正常的。
消费者的需求太杂。价格、国别、葡萄品种、容量、酒精度。
消费者的需求太刁。他们总是想要喝某个酒时(有时甚至告知你想喝某类酒),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最放心的流通方式、最稳定的品质,一句话,想得到更好的服务。
比如,王老板的女儿明天生日了,是1992年生人;他的生日晚宴,想喝1992年的木桐庄,最好是大瓶装的。你的供应链能满足吗?
又比如,一瓶酒送到某集团公司的负责接待的李主任那里,他是一个怀疑论者,一会说酒是色素兑的、一会说价格很离谱(媒体就是这么引导的);你能快速送到这个酒的生产地,以消除他的疑惑吗?
4、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体系运转通畅的经销商
客户第一,口碑至上,已经成为流通企业不得不去遵守的商业信条。“海底捞”、“小米”,那些善待客户的企业,这几年似乎都活得不错。能提前预判客户的需求?让客户永远跟着你选的酒走?客户成为你的朋友?客户帮你介绍更多的客户?这些,都需要一个高效的客服系统。
5、拥有某些特殊封闭渠道的经销商和拥有线下资源支持的电商
葡萄酒讲究个人体验和人人沟通,拥有某些封闭渠道(比如商会、同学会、车友会,比如大的企业集团)的经销商,会有口碑之利,信任更容易建立。但,如果没有好产品支撑,仅靠封闭渠道,是远远不够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案例,电商和葡萄酒的结合并不是很顺利。实际上,行者并不是一个酒类电商的狂热拥护者。但是,如果有线上通畅的信息交互,辅以线下门店的良好沟通,杀伤力极强。
当然,如果你五点特征都具有,我想,你离大商不远了。
我和商源集团董事长朱跃明一样相信,“未来大商,源于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