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葡萄酒橡木桶市场预测及机遇
- 第18届葡界论坛日前成功举行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品
- 最新研究:葡萄园机械化修剪能够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 推介会走
- 沙城葡萄酒产区:优势与忧患并存
- 全球气温升高将导致葡萄酒成本增
- 几张图,迅速了解全球葡萄种植概
- 2017年至今全球十大热门香槟榜单
- Decanter运营总监Sarah Kemp宣布
- 烈酒巨头集团金巴厘全面进军烈酒
- 2015年份老拉彤葡萄酒斩获三项国
- 烟台葡萄酒入列中欧互保
- 中国1/3进口葡萄酒最受欢迎,但
- 美国推出荧光检测方法识别威士忌
- 2016年份葡萄酒是雄狮庄园最好的
- 2017年红酒行业投资分析
- 2016年波尔多的期酒评选朗高巴顿
- 葡萄酒搜索网站公布2016搜索排名
- 南非尼德堡Nederburg 蝉联全球最
- 加载更多
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葡萄酒文化,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葡萄酒,近日,武汉首个高校葡萄酒文化联盟于本月正式成立,这在高校社团中尚属首例。这种社团组织能否承载葡萄酒文化在大学生人群里的推广普及功能,葡萄酒走进高校有戏吗?
高校葡萄酒社团已有代表
据了解,武汉高校葡萄酒文化联盟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葡萄酒文化协会、华中农业大学葡萄酒文化协会和江汉大学国际风尚研习会组成,会员达到300多人,每月举办数场“美格汇—萨摩耶品酒课堂”葡萄酒品鉴课堂。“预计明年我们联盟将吸纳武汉7所211高校加入,共同普及高校葡萄酒文化。”武汉高校葡萄酒文化联盟发起人之一的何哲龙说。
而事实上,据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高校葡萄酒文化组织并不少,早在几年前就有高校成立了这种类型的组织。全国最高学府北大和清华都分别有了葡萄酒协会:清华大学葡萄酒文化协会,北京大学光华葡萄酒协会。重庆大学有2个葡萄酒社团,四川外语学院也有葡萄酒社团,还有一些农业类大学基本都有自己的葡萄酒社团。当然,除开一些针对EMBA学员成立的葡萄酒协会,其实以在校大学生为活动主体的社团在国内高校已有比较活跃的代表,比如清华大学的葡萄酒协会经常为学生提供葡萄酒鉴赏课,重庆大学的葡萄酒社团也经常组织学生搞品鉴活动。
文化推广为主
高校葡萄酒社团其主要功能在于葡萄酒文化和国际社交礼仪的推广,目前并不具备市场销售功能。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龙凤美酒顾问WSET讲师孙莺告诉记者:“大学生群体对葡萄酒是比较感兴趣的,社团可以为喜欢葡萄酒文化的学生组织一些葡萄酒知识讲座和葡萄酒品鉴活动,比如我们今年双11,重庆大学就要搞一场以餐酒搭配为主题的单身派对活动,50个男生,50个女生,男生选择葡萄酒去配女生做出来的美食,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学生们对葡萄酒文化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兴趣。”
国内著名葡萄酒教育家晋阳也认为,在高校推广葡萄酒文化是有市场的,而且学生们对这方面是有需求的,进入社会以后必定会用到葡萄酒社交礼仪,但是如果要针对学生做销售却很难,毕竟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有限,而且饮酒的频次很低。
但在孙莺看来,高校学生是需要培养的,几年以后就进入社会,或将成为某些大型企业或公司的白领,那时这类消费人群的葡萄酒需求是不可预估的。孙莺表示:“进口商见不到实际的市场销量是不愿意去做投入的,一位国外酒庄或国外葡萄酒协会可以去做这件事情,他们可以走进高校做文化推广活动,免费讲座或葡萄酒品鉴活动都是可以的。”
而据记者了解,去年有一家媒体已经在推动葡萄酒走进高校了,当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搞了一场“高校葡萄酒品鉴与礼仪公开课”,学生们的反响不错。
艺术类院校更好开展
葡萄酒礼仪与鉴赏课能否大面积在高校里推广?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受访者们也表示不太好讲,因为毕竟酒精进校园是法律不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只讲文化和礼仪是可行的,但这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大学。晋阳表示:“可能一些理工类院校学生对葡萄酒的热爱程度赶不上艺术类或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也许艺术类院校学生最适合开设这类课程,葡萄酒社团组织在艺术类高校也可能会开展得更丰富多彩。”
在晋阳看来,高校学生也要贴近社会了解社会,不管是出于爱好还是社交礼仪需要,懂一些葡萄酒知识是有益的。
西安世雅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世雅酒业)总经理李巧荣认为,从养生角度来讲,高校学生懂一些葡萄酒知识是好事,她表示:“其实,高校周边餐饮非常发达,周末学生都喜欢到校外聚餐,他们对酒水的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他们更多是选择啤酒或中低端价位的白酒。如果懂葡萄酒懂养生,学生群体对性价比高的入门级葡萄酒还是有需求的。”
葡萄酒被称为继英语后的“第二国际交流语言”,葡萄酒品鉴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葡萄酒品鉴不仅要了解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工艺,还需要大量的品酒实践。作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葡萄酒的相关人才也随之成为紧缺人才。武汉高校葡萄酒文化联盟发起人透露,针对葡萄酒相关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高校葡萄酒文化联盟,为日后开展葡萄酒高端人才培训培养打基础,也为学校日后开办葡萄酒相关专业积累经验。
当然,葡酒走进高校,并不应该是企业“心血来潮”的一时之举,而需要纳入企业营销传播的整个链条之中,要有系统性和长期性。让葡萄酒企业的酿酒师、培训人员以及营销人员直接面对潜在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于企业、品牌和产品有一个“面对面”的沟通。这样才能够告诉潜在消费者一个“到位”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