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和人一样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是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可以大致判断会不会和自己投缘。但是很多人苦于难懂的外文不知道一款酒的名字,犹豫不决,迟迟不敢下手。其实真的不懂葡萄酒名字真的会有很多问题,例如买了一款澳大利亚德保利杨柳谷西拉赤霞珠,压根不知道这是一款怎样的风格的葡萄酒。如果自饮未必喜欢,送人未必合适!
一个对葡萄酒知之甚少的人,站在酒架面前一定很纠结要选哪瓶葡萄酒。掌握一些葡萄酒命名小技巧,挑选一款葡萄酒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在此小编从葡萄酒的四个命名方式来为大家解答疑惑,以后选酒时可以试试。
看葡萄酒中文背标
看葡萄酒的背标,因为国家要求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必须要有中文标识,等于说所有的酒款信息,包括酒的名字,一定有中文版的,所以,买酒你先看背标!
不论你走进大型商超还是周边酒水专营店买酒,直接翻过来看背标,这样因为看不懂就买不到好酒的事情几率就大幅下降。
一、用葡萄品种命名的葡萄酒
以葡萄品种取名的葡萄酒一般要求为单一品种酿造才可以标明,或者主要酿造品种在75%以上,像新世界澳洲、美国、智利的葡萄酒,酒款的名字很简单,大部分以葡萄品种的名字去命名。在法国,如果你要在酒标上见到葡萄的名字,那么一般是100%由该品种酿造才会出现这个情况。
不过法国酒那么傲娇,很少会标明葡萄是啥。新手容易喝懵逼。
以下是主流的红葡萄品种:
以下主流的白葡萄品种:
知道了葡萄酒风味口感,就能给你指引一个大致不会出错的方向,所以只要你知道常见的酿酒葡萄名字,买个喝着顺口的葡萄酒不是什么难事。
二、用酒庄名字和葡萄园命名的葡萄酒
一般情况下,在法国葡萄酒大都用酒庄名字和葡萄园命名酒款,例如比较大牌波尔多5大名庄拉菲、拉图、木桐、玛歌、奥比昂以酒庄名命名葡萄酒。
而像以葡萄园风土出名、划分葡萄园等级的勃艮第,有个规律,价格较高的则会用葡萄园的命名酒款。
用酒庄来命名葡萄酒,一来是传统,二来是多年的经营下来,有了名气,顺其自然酒庄名字就是最好的广告,引来爱慕者的争相购买。
如果你喜欢法国酒,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先买勃艮第的大区级别(勃艮第大区级是勃艮第最基础的葡萄酒等级,这类葡萄酒的产量占到勃艮第葡萄酒总产量的一半。 除马贡(Maconnais)以外,)所有的大区AC都会标上单词“Bourgogne”,找到这个词就好了。从性价比和好喝程度都会比波尔多不知名的一些酒款却卖到200多要好!
三、用故事名字来命名葡萄酒
有酒有故事这是清新创意的葡萄酒命名方式,用故事名字葡萄酒的事情对于葡萄的产酒国并没有什么具体的限制,但据我发现,有故事的葡萄酒一般分布在价格中高档的酒款当中,也是彰显酒庄情怀的一种表现吧。
以说故事比较有名气的例如智利的甘露红魔鬼酒款,听起来挺霸气的。
例如,红魔鬼是甘露酒庄的创始人魔爵为他自己保留了一批他们生产最好的酒,为了使别人远离自己的珍藏,散布了说这是魔鬼居住的地方,于是就有了这个红魔鬼酒窖。
又比如,德国的一颗葡萄雷司令白葡萄酒,取名的意图也是为了突出此款酒的葡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意味。
又或者,大名鼎鼎的奔富BIN系列,取这个名字故事来自于bin是指放酒的格子,数字就是对应的格子,哪个酒放在哪个格子里,就自然给这款酒命名。
我个人还是挺买故事型葡萄酒的账的。但在选择上,故事命名的葡萄酒酒评家不是特别建议新手第一次买。
四、用名人的名字命名的葡萄酒
另外一些葡萄酒也会用名人的名字命名,一般都是对酒庄有卓越贡献的人。这个人可以是酒庄庄主或创始人,如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也可以是其它的重要人物,如平古斯(Dominio de Pingus)的艾米丽(Amelia)葡萄酒以庄主夫人命名;更可以是某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例如著名干邑品牌拿破仑(Courvoisier)等。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最熟悉的、以人物命名的葡萄酒非美国纳帕的姚明(Yao Ming)莫属啦。
利用明星效应,普通人如果不是口袋充裕,可以暂时放着不考虑,性价比这方面有待考量。作为日常饮用并不是很建议。
如果没有打算深入学习葡萄酒,只是想培养一些对于葡萄酒的“感觉”和“品味”,那么很简单,建议白葡萄酒开始喝,白葡萄酒基本没有单宁,不会发生你觉得喝到涩口的情况。如果偏爱红葡萄酒,从黑皮诺开始喝。单宁少,口感柔和顺滑。然后从年轻的喝到老的,从级别低的喝到级别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