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送礼,很多人喜欢送酒,不过送酒有一定的诀窍,送出后想获得好评,需要花点时间做功课。今天小编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挑酒送礼的技巧。
一、了解对象
这个功课一定得做!
送酒前,务必搞清楚对方的喜好、饮酒场合、酒类常识。
如果对方爱喝红酒,那么送了上万元的威士忌,还不如送瓶几千元,知名度高的红酒。
如果对方不爱独饮,收到酒都先放到仓库,留待宴会聚餐时和亲朋好友一同享用,就不适合送味道太特殊的酒。这个时候记住要打安全牌,挑选大多数人喜爱的顺口味的酒款最保险,免得自己的独到品味,造成对方宴会上的难堪。
如果对方的酒类常识很一般,太难懂的、不容易保存的、太稀有的千万不要送!避免因为对方的无知,让自己的心意大打折扣。有些长辈抱怨别人送的法国葡萄酒又酸又涩不好喝,一问之下,原来是价值数千元的某级数酒,平日放在客厅酒柜,直挺挺地展示著,遇到宴会随开即饮......这时总会为送礼人、收礼人与酒感到惋惜。
二、见树见林
搞清楚对象后,开始挑酒了!
有位朋友的岳父喜欢喝葡萄牙坦克酒庄珍藏级T-2干红葡萄酒。朋友有天兴冲冲的拿着一瓶坦克酒庄10年陈酿波特酒向我现宝,准备在春节送给岳父大人,开开心心过个好年。
「葡萄牙坦克酒庄」(路线正确)+「10年」(高年份)+「波特酒」(甜酒)......肯定大大加分吗?
其实,朋友的岳父爱喝葡萄牙葡萄酒,爱的是干红葡萄酒。对岳父来说,酒瓶上有COTTAS酒标图案是他认得口味的依据;而10年陈酿并非珍藏级的葡萄酒,而波特酒是甜酒,对于送给长辈甜酒不太适合,因为鉴于长辈较年长,有些可能会担心糖尿病之类的,所以送礼最好选择含糖量低的干红葡萄酒。朋友没想到自以为加分的元素,此刻全成为减分项目,这就是很典型见树不见林的挑酒错误!
挑葡萄酒时务必得将:
1.外观
2.内装
3.品牌
4.知名度
5.对象喜好
全盘纳入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可能落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窘境。陪老婆回娘家,把泰山安抚好了,接着过年才能轻松。
三、门当户对
最后再评估一下送礼人、收礼人、礼品的三角关系是否恰当。
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1.代表公司前去拜访客户的总字辈主管,准备的伴手礼是瓶(瓶身艳丽、质感中下)的不知名调和式威士忌。(这种酒在过年前总是会一窝蜂出现在各个通路)
2.月领22K的年轻部属,送一瓶价值2万元的拉图古堡(Ch.Latour),给身为低阶小主管,月领35K的自己。
上面两种情况,是不是会让人觉得不太对劲?所以说对称的三角关系,是送礼前需要被评估的。都说送礼难,要想把嗜好品送好,更难!不过如果拿捏得当,嗜好品却是最容易送入心坎里的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