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品酒学院

在品酒与品人的路上继续前行

摘要:                            品酒如品人,修行靠个人。但凡酒,就犹如人的感情,也分多种。加油吧,少年,在品酒与品人的路上继续前行。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philosophy of wine tasting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曾在某处看到这么一段话:“但凡酒,就犹如人的感情,无非四种:第一面就喜欢,然后越来越喜欢的;第一面不喜欢,越接触越喜欢的;第一面喜欢,越来越烦的;第一面不喜欢,越来越讨厌的。但凡酒,也犹如人的感情,二三四者居多,第一种最为罕见。”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想必对人、对酒、对事都有着极深的领悟。暂且不论世事无常,单单这品酒品人就何其难哉!!!

在品酒与品人的路上继续前行

第四种酒:芸芸众生相,慧眼看端详

  大多数葡萄酒就如芸芸众生般,数不胜数,然而总有些不对你胃口或是看不对眼的,这不仅跟你的喜好相关,而且也跟你的生长环境及人生阅历紧密相连。这些酒就是上述中的第四种,你会发现自己打心底里地嫌弃它们:初闻之下已是面露鄙夷,尝上一口更是五官挪位,甚至口出恶言,进而避而远之。这样的酒不甚枚举,而又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低档波尔多酒为甚,他们要么“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波尔多”的名号,要么胸口挂着廉价的获奖名牌,四处招摇撞骗。因此,针对这些酒,就需要你清楚地了解葡萄酒的相关知识,什么是“AOC”?到底“Medoc”还是“Pauillac”更有品质保证?

  第三种酒: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三种酒称之为“讨喜之酒”,他们往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初闻或初尝之下,印象分还是很不错的,或果香四溢,或橡木味浓郁,然而一转眼功夫,所有的一切都烟消云散,果味瞬间化为“醋味”,暂且不说复杂感,就连最基本的纯净之感也荡然无存,即便偶有橡木桶的修饰,那风味也太过直来直往,毫无复杂感之言,纯粹沦落为哗众取宠之流。这类酒也为数不少,其中尤以低档的新世界酒和非著名产区的旧世界酒为众。

  第二种酒:众里寻他千百度,那酒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较于第三种酒的浮夸,第二种酒就要有深度和有内涵得多,禁得起人们的推敲与琢磨,也熬得住岁月的寂寞与消磨。他们就是好酒的代表,一切好酒的品质在他们身上都能找到。拉图(Latour)年轻时的紧涩,罗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年轻时的内敛;猎人谷赛美蓉(Hunter Valley Semillon)年轻时的不经意,纳帕谷赤霞珠(Napa Valley Cabernet Sauvignon)年轻时的深沉,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磨砺,如果不假以时日,你是参不透其中奥妙的。当然,拉图和康帝的价格实在是令人难以企及,但是说到意大利的巴罗洛(Barolo),就不得不让人回味。还记得是今年亲赴意大利维罗纳参加Vinitaly之时,在展会上喝到一款1986年的老藤巴罗洛,其褪去了年轻巴罗洛的青涩单宁,尽管年份如此之老,但果味依旧新鲜,配合着皮革以及松露的气息,复杂曼妙,不禁让我对所有巴罗洛都肃然起敬起来。尝过展会上那么多的巴罗洛,忽然发现就是它触动到了我内心深处的那一根无可名状的弦,我想在敬佩之余我还应该窃喜吧!因为真正的好酒就是这样,需要在不浮夸间激起你内心的涟漪。

  第一种酒:高山流水,曲高和寡

  第一种酒可遇而不可求,就如高山流水一般曲高和寡,明明知道他的存在,但想要拥有,那又是何等的难!而即便拥有,你又会隐隐担忧起自己是否能配得上他,是否能领略到其中的奥秘?这就是第一种酒的神奇所在,相较于第二种酒能激起心中的涟漪,他能更进一步,令你考虑的不再是酒的好与坏,而转而考虑自身的内在问题。这样的酒犹若柏图斯(Petrus)的傲娇,仿佛勒桦(Leroy)的神秘,还有深藏海底数十年的白雪香槟般的诡秘,对于世间大多数人来说,都只停留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之上。然而,就如同人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憧憬一般,坚守他们确确实实存在于世间的那份崇高与信念,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精彩呢?加油吧,少年,在品酒与品人的路上继续前行!!!(文/Kyle)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大家都在关注

  • 记住这几个评酒词,你也会成为大

    品鉴葡萄酒时,互相交流品鉴心得也是品鉴的一个环节,这时候作为葡萄酒小白的我们常会听到许多资深人士非常 ...

    2018-08-30 14:17 作者:Feynman

  • 告诉你:法国真的有天然甜酒

    从密史脱拉风肆虐的罗纳尔河谷南部到备受西班牙影响的露喜龙,再到幅员辽阔的朗格多克,天然甜酒的旗帜遍布 ...

    2018-08-25 15:30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为何要醒酒?醒酒是必要的

    很多人以为贵酒、红葡萄酒,甚至是所有葡萄酒都需要,这是绝对错误的。 醒酒,又称滗酒/换瓶,只有两个原因: 1.隔 ...

    2018-07-04 09:48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品酒知识 ─ 观看酒色

    目前已鉴定得出的酒色达到五十三种,但可分为下图的十种,再说说它们所包含的例子。 透明黄:起泡酒、密斯卡 ...

    2018-07-03 14:45 作者:Feynman

  • 简易品尝葡萄酒 ─ 只需四步

    品尝葡萄酒,可以很简单,其实只要四大步骤:观察、嗅闻、品尝、评论,以一般品饮份量75ml为标准。 1.观察 ●于 ...

    2018-07-03 09:11 作者:Feynman

  • 饮用葡萄酒多少度才是正确的适饮

    很多人都知道,起泡酒和白葡萄酒要冻饮,红葡萄酒要在室温下饮,为什么呢?什么是正确饮用温度? 这是葡萄酒饮用 ...

    2018-07-02 10:08 作者:Feynman

  • 为什么饮用葡萄酒时要摇杯?

    饮葡萄酒摇杯的原因是释放葡萄酒中的香气。不过,如果一直不断摇,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葡萄酒的迷人气味: ...

    2018-07-02 09:36 作者:Feynman

  • 除了香气,你知道还能怎么形容一

    葡萄酒就像是外表看起来讨人疼爱,实际内心却十分复杂的青春期少女,除了香气之外,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形容葡萄 ...

    2018-06-28 09:37 作者:Feynman

  • 掌握葡萄酒基本知识需从三方面着

    葡萄酒市场潜力无穷,但是只会喝,却不会品,是许多葡萄酒爱好者想要突破的关卡。要进入葡萄酒的世界,可从了解 ...

    2018-06-26 14:44 作者:Feynman

  • 喝葡萄酒的2大误区及正确饮法

    一杯浓醇的葡萄酒,是优雅、情调和品位的代名词。不管是商务酒桌,还是朋友聚会,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喝葡萄 ...

    2018-06-26 11:24 作者:Feynman

  • 炎炎夏日,白葡萄酒的正确喝法

    很多人都有喝葡萄酒的习惯,比如喝白葡萄酒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有些人不懂得喝白葡萄酒的正确方法,这样 ...

    2018-06-25 16:34 作者:Feynman

  • 让待酒师告诉你葡萄酒如何醒酒

    等待葡萄酒绽放的时刻总是令人愉悦又不安,醒酒或不醒酒,这问题似乎常常困扰着不少人。葡萄酒入口的那一刻 ...

    2018-06-25 14:16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如何倒酒?

    葡萄酒倒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托盘端托倒酒,即将客人选定的几种酒放于托盘内,左手端托,右手取送,根据客人的需 ...

    2018-06-23 10:43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品鉴 - “品”的意义

    “品”和“鉴”实则为两个动作 “品”在于认识葡萄酒 通过感官了解她的面貌、性格和内涵 然后得出是不 ...

    2018-06-22 14:07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香气 越浓品质越好吗?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香气是品酒时非常重要的一环。品质优秀的葡萄酒往往香气复杂而丰满,但是反过来说,香气越 ...

    2018-06-21 15:45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闻香的技巧

    萄酒的香味是非常丰富且微妙而难以掌控的,就像香水一样具有前中后味,再加上葡萄酒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所散发 ...

    2018-06-21 10:29 作者:Feynman

  • 喝葡萄酒,是牛饮还是品尝?

    葡萄酒鉴赏时,你无须拥有世界级侍酒师的专业水平,只要心怀好奇心,一瓶好酒,一群志同道合的酒友,你就可以领略 ...

    2018-06-19 17:06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

    盲品(blindtasting)可以说是品酒的终极boss。葡萄酒是由酸、糖分、酒精、酚类物质,以及其它生物化学物质 ...

    2018-06-15 11:55 作者:Feynman

  • 品尝葡萄酒用水晶杯还是玻璃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现在都用高脚杯。用高脚杯喝葡萄酒已经是品尝葡萄酒的常识了,但用水晶杯和玻璃杯到底有什 ...

    2018-06-14 10:27 作者:Feynman

  • 如何正确品尝陈年葡萄酒?

    陈年葡萄酒是指装瓶后在酒瓶中继续熟成一年到几年不等的葡萄酒,这些葡萄酒的风味、香气等会通过缓慢氧化 ...

    2018-06-13 16:34 作者:Feynman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