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界一直都认为“七分葡萄,三分酿造”,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而不是酿出来的。只有品质上乘的酿酒葡萄,才能酿造出来好品质的葡萄酒。要种出品质佳且有独特风味的酿酒葡萄,却需要多种自然条件的配合。
酿酒葡萄生长环境的气候、当年天气状况以及葡萄园的土壤情况对于生产出优质的葡萄至关重要……影响葡萄生长的因素很多,以气候、阳光、温度和水和土质最为重要。
一、气候
因为纬度的不同,气候可以分为:寒冷气候、温和气候、热带气候。不同的气候特点适合不同的葡萄品种与种植方法。
温和的温带气候适合种植葡萄树,寒带气候太冷,果实无法成熟,而且葡萄树在酷寒的冬季容易冻死。相反,热带气候则过于火热潮湿,葡萄易遭病虫害,而且成熟较快,糖分高,酿成的葡萄酒平淡无味。另外,葡萄树需要低温冬眠才能自然发芽,在热带不易种植。因此,全球大部分的葡萄园都集中于南北纬38度至53度之间的温带气候区。
二、阳光
酿酒葡萄通过阳光、二氧化碳和水三者的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这提供了葡萄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同时也是葡萄中糖分的来源。不过葡萄树并不需要强烈的阳光,稍弱的光线更适光合作用的进行。阳光还可提高葡萄和表层土的温度,使葡萄容易成熟。经阳光照射的葡萄可使皮的颜色加深,但是阳光太强却会灼伤葡萄。
三、温度
葡萄进入生长阶段需要10 ℃以上的气温,葡萄树的叶苞才能发芽。即使但是发芽之后,低于-4 ℃的春霜即可冻死初生的嫩芽。枝叶的成长也需要适合的温度,以22 ℃-25 ℃最佳,过冷或过热都会使葡萄生长的速度变慢。在葡萄成熟的季节,适度的高温会使葡萄的糖分增加,酸味减少。较高的温度也有助于红色素,单宁等酚类物质的增加。不过,温度过高加上干旱,葡萄反而会停止成熟。日夜温差对葡萄的影响也很重要,温差越大,会使葡萄皮内的单宁和红色素越多。葡萄在冬季需经0℃以下的冬眠期,才能在隔年正常发芽,但是-15℃以下的低温则会冻死叶苞和根。
四、水分
水对葡萄的影响相当多元,它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同进也是葡萄根自土中吸取矿物质的媒介。葡萄树的耐旱性强,在其他作物无法生长的干燥贫瘠土地都能生长。葡萄枝叶成长的阶段需要水较多,成熟期则要保持干燥,以免吸收太多水分而降低甜度,多雨造成的潮湿环境也会使葡萄容易感染病菌。水分的多少和降雨量有关,但是地下土层的排水性和保水性也会影响葡萄对水分的摄取。
五、土质的影响
葡萄园的土质对葡萄酒的特色及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葡萄树不需要太多的养分,贫瘠的土地反而适合葡萄的种植。肥沃的土地徒使葡萄树枝叶茂盛,无法生产优质葡萄。土质的排水性、酸度、地下土层的尝试以及土中所含的矿物质种类,甚至表土颜色等,都会深深地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