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的管理也是酿酒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今天我们细节化的谈谈香格里拉葡萄园的管理。
一、规范化
根据土壤类型、海拔高度、葡萄品种、树龄、行向,同一个村庄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再给每一块园子编号,每块园子的信息有:面积、葡萄品种、土壤类型、树龄、行向。每个村庄画一幅地块分布图,方便直观管理。
建立地块信息档案:地块面积,株数,架形(都是T形架),主干高度,树势,土壤类型,土壤地力,有机质含量,根系主要分布,物候期。
种植记录:每个村葡萄园都有种植记录,记录地块信息、地块的物候期、每个地块发生的农事活动以及时间段,如灌溉时间、灌溉量、采收时间、产量等。
二、科学化
每个村庄安装气象站和天气预报结合,另外还会对土壤水分和成分进行检测做到科学管理。
1.气象监测
◎新西兰Harvest提供气象站,气象站指标包含:降雨量、蒸发量、风速、风向、大气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湿度、光照强度,每周收集气象站数据。
◎气象站提供精确的数据,如每周降雨量、蒸发量、每天最高温度。根据气象站的指导,确定灌溉量。
天气预报网站:yr.no 。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一小时之内,一些农事活动需要天气预报,同时也可以应对一些极端天气,如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使得很多预防措施更有预见性作用。
2.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利用特定的土壤水分检测仪器,将探头埋到土壤的不同深度:30cm,50cm,100cm,记录时间间隔1分钟~24小时,结合气象站的降雨量和蒸发量,确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灌溉日期以及灌溉量。
3.土壤成分检测
每个片区深挖2米深的土坑,分别取50厘米、100厘米、150厘米深度的土样检查,如速效 N、P、K、微量元素、有机质等含量,检查根系的主要分布深度,配合花期叶柄的检测确定秋天合理的施肥方案。
三、专业化
1. 修剪
修剪时间从落叶后一周开始,12月底到1月中旬结束。赤霞珠结果母枝的剪留量为:篱架面8~12个/m,留芽量=计划产量/(平均果穗重×萌芽率×果枝率×结实系数×成枝率)。
短枝剪法:留1个结果母枝枝组,留2芽修剪。结果枝组隔10~15cm较均匀的分布在主蔓两侧,多余疏除。
2.疏果
转色期结束后,预测产量和根据当年的年份,确定疏果方案,400kg/亩(333株)。
▲每根枝条留一个果穗,剪去果粒大,果穗紧,不健康的果穗。
▲剪去提前成熟的果穗,尽量让架面两边的果穗成熟度一致。
▲第一次疏果可在开花坐果后至硬核期,在果粒似黄豆大小且能辨出好坏时,立即进行,此时疏除病虫果、受精不良的畸形果、无核小粒果和穗中过于紧密的果粒或果穗。第二次疏果在葡萄转色时(10%)进行,结合控产开展,主要去除病烂果、畸形果、以及荫蔽不能正常采光生长的多余果,一般整穂剪除。
3. 抹芽
抹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春天刚萌芽的时候,抹去主干上的隐芽,并预留部位较好营养芽,结果枝组上的双芽抹去一个弱芽。第二次抹芽在枝条长到第二道铁丝的时候,为保证每年结果部位不上移,充分留够营养枝,更新枝,抹去瘦弱,互相遮挡的枝条。
4. 灌溉
漫灌方式;行间灌溉和行内灌溉以及行间行内一起灌溉的方式;PRD模式。适当的干旱,葡萄树胁迫作用,提高品质和促进色素积累。
5. 翻地
由于地块分散,只能依靠人工耕地,同时也保护葡萄园环境。
6. 绑枝
手工串绑两道铁丝,枝条均匀排布在架面上,叶子不互相遮挡,充分采光。
7. 打顶
枝条到130cm以上开始打顶,每根枝条均匀有17个叶片以上。
8. 摘叶
转色前摘除东面和北面结果部位以下的叶片,增加光照量,让架面两边的果穗成熟度尽量一致。
9. 行间生草
夏季8月中旬,气温高,日照强,阳光反射强烈。反射光会灼伤叶片和果实,行间种植苜蓿,减少反射光强度。
10. 确定采收期
每块园子取样测量糖、酸、多酚,品尝成熟度,多次测量,品尝最终确定采收期。
11. 采收
每块园子以成熟度、风味、潜力等指标为基础,分类采收,单独酿造。保证筐子和运输车辆干净卫生。
12. 保护环境
葡萄园不允许乱扔乱放任何生活垃圾。
香格里拉的独特风土给葡萄的种植管理带来了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村庄所有葡萄园的农事活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只能依靠人工劳作;在人文方面,由于文化语言的差异使得跟藏族村民交流非常困难,无数次的培训指导才能让农民正确的掌握管理方法;葡萄园分散而且距离城市比较远,技术员大部分时间穿梭在大山里,多数情况下就是吃泡面,有时候和藏民们同吃同住。除此之外,交通不便,网络不流畅,甚至有时候还要冒着马路塌方的危险。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从未想过放弃,遇上香格里拉,对于我们种植和酿酒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坚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传统的劳动模式和精细化的管理结合,让葡萄园完美融入在香格里拉的风土里,让每一杯香格里拉都能呈现出那份独特的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