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住这几个评酒词,你也会成为大
- 告诉你:法国真的有天然甜酒
- 葡萄酒为何要醒酒?醒酒是必要的
- 葡萄酒品酒知识 ─ 观看酒色
- 简易品尝葡萄酒 ─ 只需四步
- 饮用葡萄酒多少度才是正确的适饮
- 为什么饮用葡萄酒时要摇杯?
- 除了香气,你知道还能怎么形容一
- 掌握葡萄酒基本知识需从三方面着
- 喝葡萄酒的2大误区及正确饮法
- 炎炎夏日,白葡萄酒的正确喝法
- 让待酒师告诉你葡萄酒如何醒酒
- 葡萄酒如何倒酒?
- 葡萄酒品鉴 - “品”的意义
- 葡萄酒香气 越浓品质越好吗?
- 葡萄酒闻香的技巧
- 喝葡萄酒,是牛饮还是品尝?
- 葡萄酒盲品 (BLIND TASTING) 四
- 品尝葡萄酒用水晶杯还是玻璃杯?
- 如何正确品尝陈年葡萄酒?
- 加载更多
对于一个正常的品酒人士来说,偏好的风格发生转变是相当正常的现象,毕竟一直喝同样一支酒或是同样类型的酒款久了难免有些腻。
最近看到一则很有趣的文章,把品酒人的味蕾演化分成7个阶段,还蛮有意思的。
甜酒
有多少人是因为鸡尾酒或是调角而爱上喝酒的?甜味让那杯中的饮料容易入口,后来才慢慢感受到酒精的魅力。我想无可否认甜酒会是很多爱酒人士的入门,但也有很多专业人士在职涯的某阶段也会回来喜欢品尝像是德国Reisling、雪莉酒或是贵腐酒…等的甜酒,所以也别觉得甜酒都只是给外行人或是小朋友喝的。
果香型
葡萄酒是葡萄酿的,所以喜欢酒里头有果香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吧?加州仙粉黛(Zinfandel)、阿根廷马尔贝克(Malbec)或是纽西兰的西拉(Shiraz)都是蛮典型的代表。
浓郁型
开始追求各种风味的极致,就要更浓、更醇、更香。来自橡木桶的风味当然也不能少,喝的酒的单价就这样一步一步提高了。纳帕谷(Napa valley)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或是陈桶过的霞多丽 (Chardonnay),西班牙里奥哈(Rioja)或是意大利基安蒂(Chianti),因为开始喝得出风味的不同,所以也开始对这些风味出自酿酒制程的哪个环节感兴趣,欢迎进入葡萄酒宅的领域。
细致型
开始对这么露骨、粗糙的风味表现感到厌烦以及俗气,但同时也因为对风味变敏锐了,对于若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气味变化感到着迷,像是终于感受到从不曾于酒中闻到的花香那样,好像开启了另一个世界。曾经不懂勃艮第(Bourgogne)、夏布利(Chablis)、巴罗洛(Barolo)是在贵什么,现在却默默地在为一瓶好年份的存钱。
起泡酒
大部分人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这是个欢乐场合、用来营造氛围的酒。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传统法的起泡酒进行了两次酒精发酵以及在瓶中蓄积了高达7大气压的压力,这个玩咖其实是很有料的。当你再次回来欣赏起泡酒的时候,已经是从喜欢香香的、甜甜的起泡酒,转变成懂得品尝那来自酵母菌像是酸种面包或是有点像是啤酒的气味。不过现实还是残酷的,大部份的我们可能幻想着一瓶梦寐以求的香槟,但是喝得起的却是普罗塞克(Prosecco)、科瑞芒(Crémant)、卡瓦(Cava)。
自然酒
对于任何可以被归类的葡萄酒可能都已经无法感到惊艳和满足了。自然动力法、橘酒、在地底下的陶瓮连皮陈年的酒以及不添加二氧化硫的酒… 这时候追求的风味以及味蕾上的体验可能已经超乎传统葡萄酒的范畴,走入了一个看似走火入魔的境界。朋友们可能会开始关心甚至担心是怎么了,但这是他们不懂,也不期待他们会懂。
不喝酒
厌倦了,不玩了。啤酒或是鸡尾酒可能还OK,但不知什么原因,任何的葡萄酒喝起来就是乏味无趣。就跟任何事物一样,同一件事做久了难免会感到疲乏,尤其是圈内很多专业人士因为长期过度暴露接触无止尽的酒款,这时候真的就是该深呼吸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了。休息够了,对酒的兴趣就会再回来的。
而文章当中也有提到,当走完这7个阶段,会发现自己又重新回到最初的阶段,回到甜酒。所以实际上,或许各阶段没有谁高谁低,只是自己现在在这个循环上的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