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自酿葡萄酒呢,上次爆炸后,我都不敢再弄了。”10月20日上午,长春居民刘阿姨一边跟同伴打牌一边说。去年这个时候,刘阿姨照例到市场买来20多斤新鲜的葡萄,由于葡萄买多了,她就把两个酿酒的塑料壶塞得相对较满些,加上冰糖后就封盖发酵。
几天后,刘阿姨正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厨房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刘阿姨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装有葡萄酒的塑料壶爆炸了,不仅壶四分五裂,白色的墙壁上也被溅得满是紫红色的葡萄汁和葡萄皮,屋子里充满酒气和葡萄发酵的酸气。
那么,刘阿姨家的酒壶为何爆炸呢?对此,某酒庄工作人员解释道,葡萄酿酒发酵过程中,会将糖分等物质转化为酒精,然后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在完全密闭的容器中越来越多,产生出巨大的压力,一旦超过容器的承受限度,容器就会炸开。
因此,市民在自制葡萄酒时,葡萄不宜装太满,容器内一般要留三分之一的空间以备发酵,盖子不要盖得太紧。而酿酒的容器最好是瓦缸或者陶瓷、搪瓷等,千万不能用玻璃、铁、铝、普通塑料壶等当作酿酒容器,否则极易发生爆炸,甚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导致酿出的酒不能喝。
为保护消费者安全自酿葡萄酒,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发布消费提醒称,家庭自酿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应严防杂菌污染,葡萄不要装太满,留出空间以备发酵,发酵过程则不要密封容器以防止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