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便宜的价格、新鲜的口感引得我们纷纷购买。但是葡萄稍微放几天就会变质。吃不掉的葡萄,很多家庭会选择自酿葡萄酒,觉得健康又天然。但是现在看到不少关于自酿葡萄酒的新闻却让人揪心:湖南的张先生饮用自家酿造的葡萄酒,因甲醇中毒入院;安徽的黄女士则因为自酿葡萄酒而造成腹泻;有岛城市民喝了自酿葡萄酒后剧烈腹痛还呕吐……自己酿造的葡萄酒真的有毒吗?安全吗?
专家:大部分是安全的
中毒主因是甲醇 主要来自葡萄本身
为啥自酿葡萄酒,会造成中毒反应呢? “中毒主要是自酿葡萄酒中甲醇超标引起的。 ”有人认为甲醇是葡萄汁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其实并非如此,甲醇实际上主要来自葡萄本身。葡萄果实表皮细胞上的细胞壁含有大量果胶,果胶在发酵等化学反应中就可以产生甲醇。甲醇的产生主要与葡萄的皮与籽部分有关,因此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也会更高一点。
甲醇来自植物组织本身,因此酿造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确实会产生一些甲醇,但一般来说,大部分自酿葡萄酒是比较安全的,其甲醇含量也在安全范围以内。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标准,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甲醇含量低于此标准的葡萄酒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希望自己动手酿出绿色无害的葡萄酒,又不想不小心中毒损害健康,怎么办? 如果真的想要在家自己尝试着酿葡萄酒。
这样酿酒相对安全:
1.挑选原料、买的葡萄越新鲜越好。仔细清洗,并保证完全控干水后才能开始酿制酒。酿造中保持清洁。
2.把发酵条件控制得当,尽量保持低温发酵。不要将容器置于过热的地方,红葡萄酒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8—32℃,白葡萄酒发酵温度则为20℃左右。
3.自酿葡萄酒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塑料盖的玻璃器皿为宜,不宜使用铁铝制品,以防发生化学反应。
4.还要保证材料和器皿上无水分无油,用前进行消毒,比如用开水烫一下,或者放进微波炉转转。 否则容易产生甲醇、杂醇等有害物质。
5.自酿葡萄酒应该放在阴暗避光处发酵半年以上,只有充分发酵,有害物质才会减少甚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