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葡萄树的生命平均大约有五十年,酿酒用葡萄树每年只或采收一次。 而葡萄树一生所经历的这五十年间, 每年都是的一个植物循环周期。
葡萄流泪期
二月中到三月初
二月份时, 随着大气与土壤温度逐渐上升, 到了大约摄氏十度后, 葡萄树的根部便首先苏醒而开始工作。此时葡萄树从冬季裁剪掉旧树枝的切口处流出透明无色的汁液,称之为流泪(Pleurs)。树根抽上的这些水份还没有新的枝叶去耗用,因此便从葡萄树枝裁剪切口处流出。这些汁液的成份主要是水、糖份、酸与矿物质等。
萌芽成长期
四月中旬
受到根部不断供几水份的影响,树枝逐渐充满水份, 苞芽首先附应。 苞芽在冬季时躲藏在鳞片状的硬壳内, 硬壳内部有白色棉絮保护包裹着它度过冬季。 到了春季大约四月初时, 整个苞芽因根部的水份供给而开始逐渐变大, 嫩芽随后便破壳而出, 开启了葡萄树这一年的生长循环周期。
葡萄花开期
六月初到六月底
花开期大约只有三到五天, 此时的气温与降雨与否, 对葡萄酒的质量影响深远, 最佳的温度大约是 20 – 25 度, 若天候干燥并有微风, 可以顺利促进花粉散播。 若此时下雨低温 ,便使花朵无法正常授粉授精, 葡萄无法结出完全成熟的葡萄。 一般说来, 花开后一百天便是采收日。 (在勃根地, 黑比诺的采收期大约是采花开后的 100 天, 波尔多的美露则约须 110 天, 相较于黑比诺, 美露就是比较晚熟的品种。 )
葡萄枝蔓、 叶停止生长
八月初到八月中旬过后
一般说来, 当新的枝蔓生长到 二到四公尺便停止生长, 全力生产糖份, 开始输送并供给各器官所需。
葡萄变色期
八月中到九月初
葡萄花朵的子房开始膨涨, 就形成葡萄果实。 经过二十多天后, 葡萄果实与葡萄籽逐渐形成, 便进入变色期。 红葡萄会移转能量用来产生表皮红色素 ( Anthocyan), 白葡萄会则产生 黄色素 ( Flavon )。 变色期后, 果实便开始变软, 酸度开始减少, 糖份开始增加。
葡萄成熟期
九月底到十月中旬
测定葡萄成熟的方法有许多, 在从前, 多利用天数的计算来采收葡萄。 大约是花开后一百天便可以采收。 现今最常用的科学的方则是:
糖份
----- = 所求得数值为 30 → 55 是最佳成熟度。
酸度
葡萄的采收期
葡萄采收主要有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相对来说人工采收需要付出极高的人工费。
而机械化的葡萄采收机几乎已全面取代人工采收,但机械采收也有很缺点:
1、葡萄被机械震动掉落后,大部分葡萄破裂会造成氧化而影响到质量。
2、机械采收将大约 95% 的葡萄梗留在葡萄树上, 只有葡萄掉落在采收机内。
3、机械化震动树根, 多少会伤害到葡萄树根而缩短了葡萄树的寿命。
优点在于有些产区视年份习惯将部份的葡萄梗一起浸泡发酵, 目的是减低葡萄酒整体酸度, 并有利于葡萄酒单宁的萃取。 单宁酸是一种抗氧化物, 其含量若增加后, 葡萄酒的瓶内陈酿 ( bottle aging ) 寿命亦相对延长。
葡萄酒的酿造
采摘后的葡萄经过自然发酵后形成葡萄酒,葡萄酒根据颜色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看看那一个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有迷人的宝石红葡萄酒,有醉人的桃红葡萄酒,有清新可人接近无色、禾杆黄色的白葡萄酒,它们完美的诠释了“葡萄”蜕变成“美酒”的一生。
葡萄树落叶期
十一月初开始
十月份葡萄采收之后, 葡萄叶便开始逐渐变色, 之后便枯萎落地。 其后一直到次年的四月, 葡萄树便处于冬眠的状态。葡萄采收后, 光合作用之养分便转换成糖份储存于枝蔓及根部, 提供明年新芽发芽所需养分。
葡萄树休眠期
十一月中到翌年四月中旬
此时葡萄树处于完全休眠状态, 葡萄树已经备有足够的养份度过寒冬。 一直要到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后, 葡萄树才会逐渐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