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历史中,葡萄酒可以作为日常饮品,也能解决一些地方饮用水不洁的问题。但没有迹象表明古代人类在葡萄酒搭配的问题上花心思,大部分人有什么喝什么。然而,随着一个地区烹饪文化发展,当地的葡萄酒文化也同时发展起来。今天被认为是“经典”的酒食配对,往往是数百年来同一个地区的葡萄酒和食品总是被同时享用的结果。在欧洲,很多今天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古时候以羊肉为主要肉食,所以现在这些地方产的葡萄酒被视为理应搭配羊肉,包括波尔多葡萄酒、希腊葡萄酒、西班牙的里奥哈葡萄酒、法国罗纳葡萄酒以及普罗斯旺葡萄酒等等。意大利菜和当地葡萄酒之间的密切联系深深扎根在文化中。历史上,意大利人很少吃饭不喝酒,因此那里的葡萄酒微酸,很适合作为餐酒。意大利的葡萄酒单独喝时,常给人涩、酸、单薄无味的印象。只有搭配上口味大胆的意大利菜,这些酒才表现出优秀的特质。
近代以前,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葡萄酒搭配的轶事。英国酒商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带着苹果买,带着奶酪卖。”意思是,如果一瓶酒和苹果一起吃也不坏,那一定是瓶好酒(可以搭配任何食物);而酒商在卖酒的时候会让顾客同时吃一点奶酪,那可以让所有葡萄酒尝起来更好。这句话道出了水果和奶酪的特性。高酸甜度的水果(比如青苹果)把葡萄酒对比得很淡,反而凸显了金属味。反之,硬奶酪,比如车打,可以软化单宁,让酒的味道更浓郁,凸显果香。
另一种流传至今的说法是:“白葡萄酒配鱼,红葡萄酒配肉。”原因在于肉食菜肴口味比较重,而红酒一般比白酒浓郁,在二选一的时候,红葡萄酒配红肉、白葡萄酒配白肉是简单的分类法。然而随着市场上葡萄酒风格多样化,这类观点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适用了。有一些白葡萄酒口感十分厚重,如用美洲橡木桶酿造的莎当妮酒,会比一些较为柔和的红葡萄酒更醇厚,如黑比诺和意大利的美乐葡萄酒。
侍酒师侍酒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酿酒师们开始强调他们的酒会让哪些菜肴更加美味,有的甚至把搭配建议印在酒瓶上。美食杂志在介绍食谱的时候也会附上相应的葡萄酒,在餐饮行业中,也常常有一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侍酒师)向顾客推荐适合他们的酒品。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葡萄酒和食物的搭配产生兴趣,葡萄酒爱好者们赋予了这一行为全新的意义。发展到今天,葡萄酒和食物搭配的细节已经有了很多种流派,但是大部分人选酒的原则仍然是本能、心情和此时对某种酒单纯的欲望。因为口味是主观的,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主流不认同的酒食搭配仍然可能是某个人的心头好。当代葡萄酒专家马克·欧德曼说:“食品和葡萄酒的配对就像性爱或比萨饼,就算搞砸了,也是一种特色。”一个例子是结婚蛋糕配干白气泡酒。甜食和干白同吃,在欧德曼看来,等同于用指甲抓玻璃。但是切结婚蛋糕的气氛远远超越了食物的不协调感,没有人抱怨婚礼上的香槟不好喝的。现在葡萄酒搭配的专家多侧重于食物的客观物理性质,探究食物对味觉产生的影响,及其对葡萄酒某个方面的修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