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视频,主角是曾担任挪威国王侍酒师,法国勃艮第大学授予葡萄酒酿造技术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台湾知名葡萄酒作家,讲师——齐绍仁,他表达的观点有些话很是给人启迪,用浅显明了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到葡萄酒搭配菜肴的技巧和哲学思考。(Ps:下面加粗句子是值得琢磨和学习的,值得反复体味,并且可以适当的运用到我们的葡萄酒与饮食生活当中。)
他表达了,有的葡萄酒虽然个性不是特别鲜明,但反而会更容易百搭不同的菜肴,搭配范围广,也容易产生比较广泛的受众。在小编看来,就是说,世界上允许有很多名酒都独具个性,比如长相思(Sauvignon Blanc),比如霞多丽(Chardonnay),比如黑比诺(Pinot Noir),在喝酒的同时,需要精心选择针对性的不同菜肴,才能相得益彰,喝出品味和感觉来;也要允许有的看起来似乎个性不明显的葡萄酒,平平淡淡温温婉婉的,能搭配任何菜肴,不挑菜的万能式的葡萄酒。两种风格的葡萄酒共存于这个世界上,为人们提供舌尖上的美好享受。允许百花齐放才是放四海皆准的真理。
下面请欣赏这位担任过挪威国王侍酒师、葡萄酒达人的具有哲学思考的精彩发言。
“为什么我牛,因为其实我够勤快,有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去做了。虽然我是一个很懒的人。但我还是会去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我当了挪威国王的侍酒师。我也是一个称职的吃货。吃货,就是爱吃又爱喝的一个结晶。他对食物,对酒的一个冲击,去感受,去享受。这就是一个吃货的感官世界。对于吃货而言,我随时随地开一瓶酒,可以去搭配菜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饮食是这样子的,不管是北京爆肚或者是卤煮,或者是台湾的卤肉饭、排骨饭,诸如此类,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它的酱汁,你酱汁的口感,甜、咸、酸、辣、苦,它会影响到酒体,所以你要选一款百搭的葡萄酒,就要选一个它的个性不是那么鲜明,单喝的时候你可能还会觉得比较平淡,事实上它在最关键的时候,就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它反而会默默地把菜肴的另一个层次给推出来,它做的是一个组合,它是去弥补一部分,而不是要去掩盖菜肴的那个味道。所以葡萄酒在饮食上面,应该做的是辅佐的角色,是一个陪衬的角色,做一个加分的角色。
葡萄酒跟吃其实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是饮食。所以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葡萄酒每次打开的时候,它的味道的变化,跟你每次品尝菜肴的时候,它会带来不同的惊喜。”
蹲在葡萄田园地上随性地喝着葡萄酒,不论在家里还是郊外,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都是必须的,齐绍仁还说,最让他惊讶的是,有的葡萄酒不到一百元钱,但是它可以让你体验到,原来葡萄酒是如此随性,无拘地去搭配菜肴,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喝酒。吃货最重要追求的一环。就是要让自己吃的开心,喝得开心!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