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国家 法国波尔多 |
所属产区 圣达史提芬 |
酒庄品牌 拉枫鲁锡酒庄 |
英文名称 Chateau Lafon Rochet |
产品类型 |
葡萄品种 品丽珠,赤霞珠,美乐 |
平均树龄 35年以上 |
年均产量
正牌:12万箱 副牌:8万箱 |
酒庄级别 |
风土环境 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土质以砂砾土为主。 |
栽培方法 酒庄注重葡萄园的生态平衡,采用生物动力法,不使用除草剂等任何化学试剂,且遵循低产量原则,适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园内主种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美乐(Merlot)以及品丽珠(Cabernet Franc),收获季节使用手工采摘。 |
酿造方法 葡萄碎皮后首先经过2-3天的低温浸渍,然后在温控装置内发酵,再完成3个月的苹果酸乳酸发酵,之后在橡木桶内陈酿16-20个月,副牌的陈酿时间为15个月。 |
拉枫鲁锡酒庄(Chateau Lafon Rochet)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圣史提芬(Saint Estephen)产区,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制度中被列为四级庄(Forth Growth Grand Cru Classe in 1855)。
Roche来自单词“roches”,代表岩石(rocks)的意思。拉科鲁锡起源于16世纪,最初属于庞大的鲁西荣谷封地(Roussillon Valley fiefdom)的一部分,到了1557年为雅诺特(Janot Bernard de Leyssac)所有。1650年,安托瓦内特•格里莫斯(Antoinette de Guillemotes)与波尔多议会顾问埃蒂安•拉枫(Etienne Lafon)结婚,继承了这片名为“Rochette”的土地,开启了拉枫鲁锡的酿酒历史,酒庄的名字也因此得来。拉科家族经营了庄园足足一个世纪,并见证了庄园于1855年被评为四级庄的光荣时刻。
18世纪初期被称为“葡萄种植的狂热期”,埃蒂安(Etienne)通过不断地购买土地增加了拉科鲁锡葡萄园的面积。18世纪中期,让•拉科Jean Lafon接管庄园,并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维持着庄园的运作。由于受到粉孢子和根瘤蚜的侵袭,庄园被迫于1895年出售,新庄主名叫弗雷德里克•奥顿(Frederic Audon),执掌拉枫鲁锡直到1924年。20世纪中期,拉枫鲁锡变成了一座荒废落魄的庄园。1960年,酒庄被一位干邑(Cognac)商人盖伊•泰瑟隆(Guy Tesseron)买下,至此酒庄才逐渐恢复过来。盖伊(Guy)的妻子尼可•克鲁斯(Nicole Cruse),来自三级庄迪仙酒庄(Chateau d'Issan)的主人克鲁斯家族。20世纪70年代早期克鲁斯家族因波尔多葡萄酒丑闻事件之后无法再经营宝得根酒庄(Chateau Pontet-Canet),1975年盖伊成为宝得根的庄主。随后这两家庄园都传到了下一代手中,拉科鲁锡庄园由米歇尔•泰瑟隆(Michel Tesseron)继承,2007年家族的下一代佰希尔(Basile)也加入到了酒庄的建设中,为酿造最优质的葡萄酒奋斗。
酒庄拥有45公顷的葡萄园位于圣史提芬(Saint Estephen)的高地上,朝向东南连成一片,将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与二级庄爱士图尔酒庄(Chateau Cos-d'Estournel)尽收眼底。酒庄注重葡萄园的生态平衡,采用生物动力法,不使用除草剂等任何化学试剂,且遵循低产量原则,适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园内主种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美乐(Merlot)以及品丽珠(Cabernet Franc),其中用于酿造正牌酒的葡萄藤平均树龄达到35年以上,收获季节使用手工采摘。
拉枫鲁锡酒庄的葡萄酒果香浓烈,多数年份会带有典型的黑色水果气息,酒体丰满浑厚,结构结实却不失精致圆润,单宁顺滑,余韵悠长,且拥有出色的窖藏能力,成熟后的拉枫鲁锡口感表现更加丰满、优雅而微妙,属于典型的生史提芬风格的葡萄酒。酿酒时,葡萄碎皮后首先经过2-3天的低温浸渍,然后在温控装置内发酵,再完成3个月的苹果酸乳酸发酵,之后在橡木桶内陈酿16-20个月,副牌的陈酿时间为15个月,正牌年产量为12万瓶,副牌为8万瓶。酒庄的副牌酒起名为Les Pelerins de Lafon-Rochet,是为了纪念曾经路过拉科鲁锡庄园这片土地的孔波斯泰尔Compostelle的圣-雅克Saint-Jacques朝圣者。
拉枫鲁锡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