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那里有潘帕斯(Pampas)雄鹰翱翔天空,有安第斯山脉(Andes)高耸入云,有遍地生根的足球文化,也有热情的桑巴与狂放的探戈。但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南美最美不过葡萄美酒,要想了解南美葡萄酒风格,就必须先了解这些葡萄品种。
南美的第一批葡萄藤是16世纪西班牙航海家带来的,起初南美葡萄酒基本都是教士所酿,主要用于宗教活动,质量相当差。直到近代,阿根廷的马尔贝克(Malbec)和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为南美洲赢得了优质葡萄酒产地的名誉,这片大陆的葡萄酒产业才真正开始兴盛。随后,从世界各地接踵而至的生产者尝试种植更丰富多样的葡萄品种,逐渐形成了南美独树一帜的葡萄酒风格。
下面介绍一下撑起南美葡萄酒大旗的5个特色葡萄品种。
1、马尔贝克(Malbec)
马尔贝克生于法国西南部的卡奥尔(Cahors),也曾是法国当地流行的葡萄品种,却在1956年,一场严重的冻害过后,逐渐失宠。但在阿根廷逆袭崛起,成为南美葡萄酒的新兴宠儿。马尔贝克种植在高海拔凉爽地区,能酿出优雅柔顺、红果香丰富的葡萄酒;种植在温暖平原的它则能够赋予葡萄酒浓郁集中的黑果味和坚实的单宁,有着多变的风格。
2、佳美娜(Carmenere)
佳美娜也是在欧洲的根瘤蚜病危机后来到智利,成为智利标志性葡萄品种。
佳美娜不易成熟,只有种植在光照和热量充足的地方才能达到结构的平衡。智利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的葡萄园海拔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为佳美娜的再次繁盛提供了良好条件。
若要尝试智利的葡萄酒,你可以选择昂贵的顶级佳美娜或波尔多风格混酿葡萄酒,也不妨试试那些果味甜美、口感柔和易饮的简单的佳美娜葡萄酒。
3、 特浓情(Torrontes)
芳香四溢的特浓情是阿根廷白葡萄酒的一张名片,是许多人迷恋南美白葡萄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根廷葡萄园的海拔和园区的气候在促成葡萄的浓郁风味的同时,也完美地留住了葡萄的酸度,一款合格的特浓情不会有丝毫过于成熟的感觉。
特浓情可以酿造单一品种葡萄酒,也可以和白诗南(Chenin Blanc)、霞多丽(Chardonnay)混酿,赋予葡萄酒清爽的酸度、绿色水果和核果的果味,还有怡人的白花香气。
4、丹娜(Tannat)
丹娜的第一家乡在法国西南部的马迪朗(Madiran)产区,第二个家乡在南美洲的乌拉圭,这个品种也大放异彩,成为南美葡萄酒坚实的骨架。
丹娜表皮颜色如墨般深邃,带有浓郁的黑色水果风味和大量单宁,因此尤其适合与口感柔顺的梅洛(Merlot)及香气充沛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混酿。梅洛甜美的李子风味、品丽珠复杂香料气息,加之丹娜的坚实架构,得到的是一款奔放而有内涵的佳酿。
长相思是个性十足的葡萄品种,在各国都有不同的表现,在南美洲这个品种确实为智利的葡萄酒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气候寒凉的卡萨布兰卡谷(Casablanca Valley)和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产区有着多岩石的土壤,出产的长相思拥有清爽的果香,酸度高,口感多汁,风味咸鲜,和法国、新西兰的长相思相比,有着另一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