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知识博览品种知识

最全木桐酒标欣赏(1990年代)

1990年—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画家,于1909年10月28日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后来移居英国。Bacon的绘画风格曾深受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影响,并受到后来兴起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熏陶。


他本人也是葡萄酒爱好者。作品描述的是一个怪异闪光的舞蹈似的动作。作家一直坚持自己的流派——在一种在分娩或垂危时才有的扭曲形状中表现孤独、裸体或肌肉的力量。画面底色是深色,一只有力量的手臂拿着一杯酒,动作痉挛收缩的像是哈哈镜里才有的影像。


1991年的木桐酒标由日本画家出田节子(Setsuko Ideta)创作,画中隐喻了葡萄酒的一生:先是一束开的花,之后是果实成熟,由人们收割,然后变成了酒。作品是他的典型风格:静物绘画,排成一排静静的五颜六色的物体。


1992年—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丹麦色彩画家。他的作品很难归于某一特定的艺术门类。1957到1964年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目标是成为一名地质学家,他曾参加过无数次的远征考察队,足迹遍布整个北欧和格陵兰岛。这段经历对于艺术家的人格特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在他的创作中清晰可见。


1962年,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开始绘画创作,整个60年代,他一直参与西方后现代流派——激浪派(Fluxus)艺术运动。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认为自己首先并且主要是一位绘画艺术家,但他还广泛涉猎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雕塑、素描和版画制作。另外,他还制作过电影,写过许多本书以及诗歌和批评性散文。其设计和建造的公共及私人建筑遍布欧洲。


1992年酒标中,画家用弯曲的线条画出一只盛满深红液体的酒杯,酒杯四周用不同颜色象征了阳光,葡萄园的葡萄藤。


1993年—巴尔蒂斯(Balthus,1908-2001)是法国当代著名画家,1908年出生于巴黎。他一生从未进过艺术学院学习,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始终不渝的艺术信念而获得成功。在现代派艺术大行其道的西方,他始终不向时尚妥协,坚持用写实的手法表达自己作为现代画家的真实感受,他的人物画、静物画和风景画,都是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思考和描绘的产物。


Balthus为木桐创作的1993年酒标,使用了他作品常用的主题:一个有着成熟眼神的少女,有着不同寻常的优雅。人们可以感受到事物的内心世界,在凝视画布的那一刻在心内感受到一丝永恒。因为画的是裸体女孩,被美国海关禁止进入美国市场,所以1993年便有两种酒标。美国市场的是空白的,两种封标表示两种不同酒标。


1994年—卡雷尔·阿佩尔(Karel Appel)是第一个为木桐创作酒标的荷兰画家,画风粗犷而艳丽,接近美国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作品有《自由的呼喊》、《女人与鸵鸟》。酒标作品描述了一对饮酒后的夫妇绕着绘有图腾的瓶子四周跳快步舞的场景,就像感受到了葡萄酒的生命力。


1995年—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apies生于1923年),西班牙著名当代抽象艺术家,为战后重要的欧洲艺术家之一。作为生活在“二战”之后的新一代艺术家,塔比埃斯一向重视绘画艺术的纯粹感与对绘画语言的探索。


他有时会走出二维的平面,尝试三维空间里的其它艺术形式,然而又不会远离其创作故有的痕迹。故有时评论家会把他的作品归类为“物体绘画”。塔比埃斯创作态度严谨,视材料为独特的语言形式,也视形式与技巧为单一的研究课题,力图赋予抽象的绘画一种诗意般的理性。


他的作品对抽象语言和物质材料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为数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年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很难控制的混乱局面,两颗心,一只鼻子,一只眼睛,一只耳朵混在一起。画家自己命名这幅画为《血流成河的战场》。


1996年—中国画家兼书法家古干,为木桐创作了1996年的酒标。他也是书法艺术的创新者,首创在书法中使用色彩的墨,使之更有装饰效果。作品使用了五个不同的心形象征图案,每一个图形都有自己的颜色。这幅作品在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又很有寓意,名叫《心连心》。在画中,作者使用了流传千年的中国的书法元素。


1997年—庄主菲利宾女伯爵邀请她的朋友尼基·德·圣法尔(Niky de Saint Phalle)创作1997年的酒标,作者绘制了一幅寓言画似的场景:从阳光到盘子,一张贪吃的嘴和一双伸开的手,表现了用餐时的愉快,一条蛇横穿整幅画,比伊甸园里诱惑夏娃的那条蛇还有诱惑力,正在向画中人物推荐一瓶葡萄酒。


1998年—墨西哥画家鲁菲诺·塔马约(Rufino Tamayo)曾在1990年答应为木桐创作一幅酒标,但不幸地他在1991年就去世了。然而,他的家庭希望完成这个他未完的心愿,于是在他的画作中选出了一幅用作1998年的酒标。画作描写的是在淡红色的阳光下,一个握着酒杯的男人干杯的场景,这是墨西哥普遍的一种宗教仪式。画面寓意在蛮荒时代,人们就已被葡萄酒这人生之乐所征服。


1999年—雷蒙·萨维那(Raymond Savignac),法国著名招贴画大师,他的作品闻名世界。1987年成立的国际招贴画展组织,便以他的名字设立了“萨维那奖”。他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艺术家,从法国比克(Bic)到法航,从Dunlop轮胎到百事可乐都有他的作品。画面中木桐的象征小羊,冲着画面外的观众狡黠地一瞟,好像是邀请人们加入到享受葡萄酒的乐趣中来。简单线条的描绘,活泼对比性强的颜色,干净的背景,狡黠的眼神,充分表现了作者的风格。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图片水印。)

大家都在关注

  • 特种的葡萄酒你知道吗?

    你知道特种的葡萄酒是什么?特种葡萄酒就是指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种方法所酿成的葡萄酒,也称为低酒精度

    2019-05-28 09:03 作者:Feynman

  • 意大利的红酒怎么样?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进口的红酒都会有些不知所措一些进口的红酒,尤其是意大利的红酒,那也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口碑,意大利的葡萄酒

    2019-05-28 09:02 作者:Feynman

  •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相关知识

    在法国每年都会生产70到80亿瓶葡萄酒。而这只是相当于全球葡萄酒产量的20%。但是现在世界各地种植的许多葡萄品种最初都是来自法

    2019-05-28 09:02 作者:Feynman

  • 如何分辨非年份香槟的年份

    年轻人喜欢葡萄酒   “趁着节日到来之前,拜访亲戚朋友送上两瓶上好的葡萄酒。既关心了亲朋好友的身体, ...

    2018-08-31 08:32 作者:Feynman

  • 葡萄酒中有多少卡路里?

    一杯红酒所含的热量取决于倒了多少。每盎司红酒大约含有25卡路里。一个典型的餐厅里的红酒是5盎司,这符 ...

    2018-08-30 10:45 作者:Feynman

  • 意大利普罗赛克起泡酒指南

    普罗赛克起泡酒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起泡酒,人们常常把它和法国香槟相比较,其实普罗赛克起泡酒是由不同的葡 ...

    2018-08-27 11:01 作者:Feynman

  • 世界第二最普及的白葡萄品种-长

    长相思(SauvignonBlanc)是继霞多丽(Chardonnay)之后,世界最普遍的白葡萄酒。它有清爽酸度,浓郁青柠,青苹果及白 ...

    2018-07-09 15:11 作者:Feynman

  • 葡萄品种:黑皮诺与赤霞珠

    虽然喜欢葡萄酒的人可能将黑皮诺和赤霞珠区别开来,但二者到底有什么具体差别呢? 一、葡萄品种特性 黑皮诺 ...

    2018-07-07 10:24 作者:Feynman

  • 七个小知识让我们更了解赤霞珠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种植葡萄品种,几乎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红葡萄品种,具有酿造顶级 ...

    2018-06-28 13:52 作者:Feynman

  • 解密葡萄品种西拉(Syrah/Shiraz

    西拉(Syrah)是相当受大众喜爱的红葡萄品种之一,它可以酿造出品质一流的葡萄酒。它既可以酿造单一品种酒,也 ...

    2018-05-31 14:20 作者:Feynman

  • 八种常见的白葡萄品种

    白葡萄品种多达上千种,但能酿制出上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就为数不多了。在这些可以酿造出上好葡萄酒的葡萄 ...

    2018-05-28 10:30 作者:Feynman

  • 世界十大典型葡萄品种

    红葡萄品种— 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 黑皮诺(PinotNoir) 美乐(Merlot) 佳美(Gamay) 西拉(Syrah) 白葡萄品种 ...

    2018-05-14 10:42 作者:Feynman

  • 分辨赤霞珠与西拉的味道

    赤霞珠和西拉,喜欢喝红葡萄酒的人都耳熟能详。可以盲品时,经常有人分不清,那要怎么办呢? 一、葡萄品种特征( ...

    2018-03-22 14:14 作者:Feynman

  • 酿造西班牙 Cava 的葡萄品种

    Cava是西班牙传统酿造法起泡酒,1970年前称之为西班牙香槟,19世纪末期才开始有人酿造。 Cava在西班牙加泰 ...

    2018-03-21 15:16 作者:Feynman

  • 葡萄界的永远配角- 品丽珠(Cabe

    提及法国波尔多高级干红,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赤霞珠和美乐。这两大明星能有如此高的知名度,除了自身品质 ...

    2018-03-13 16:06 作者:Feynman

  •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