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国家 法国波尔多 |
所属产区 玛歌 |
酒庄品牌 德达侯爵酒庄 |
英文名称 Chateau Marquis-de-Terme |
产品类型 |
葡萄品种 品丽珠,赤霞珠,美乐,小维多 |
平均树龄 35年 |
年均产量 15万瓶 |
酒庄级别 1855梅多克四级庄 |
风土环境 土质以卵石、砂砾土、沙质土以、粘土淤泥的混合土壤为主。 |
栽培方法 葡萄园重视自然风土,遵循低产量原则,适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园内种植60%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3%美乐(Merlot)以及7%小维多(Petit Verdot),葡萄藤的平均树龄为35年,植株密度为10000株/公顷,收获季节使用手工采摘。 |
酿造方法 葡萄碎皮后在温控不锈钢罐或水泥酵槽中发酵,然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带皮浸渍,之后完成苹果酸乳酸发酵,再放入橡木桶中陈酿,新桶的使用比例为50%。 |
德达侯爵酒庄(Chateau Marquis-de-Terme)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玛歌(Margaux)产区,在1855年梅多克分级制度中被列为四级庄(Forth Growth Grand Cru Classe in 1855)。
酒庄起初是庞大的鲁臣酒庄(Rauzan)的一部分,由皮埃尔•摩舒司•鲁臣(Pierre des Mezures de Rauzan)创建于1661年,他同时还是拉图酒庄的(Chateau Latour)的承包主。1785年,鲁臣庄园被分成为露仙歌酒庄(Rauzan-Gassies)、鲁臣世家酒庄(Rauzan-Segla)、狄士美酒庄(Desmirail)及德达侯爵酒庄(Marquis-de-Terme)四个部分。
德达侯爵庄园的历史开始于显赫的歌西斯Gassies家族。他们与玛歌区的贵族们结成同盟,中世纪期间在此地拥有一家庞大的庄园。庄园最初传到伯纳德•法夫罗利斯Bernard de Faverolles手中,于1661年为皮埃尔•摩舒司•鲁臣(Pierre des Mesures de Rauzan)购得。其庞大的庄园最终分裂成了现今的鲁臣世家酒庄(Rauzan-Ségla)、露仙歌酒庄(Rauzan-Gassies)、狄士美酒庄(Desmirai)l以及德达侯爵酒庄(Marquis de Terme)。德达侯爵庄园最初是作为鲁臣•吕贝尔(Rauzan du Ribail)小姐与让•狄士美(Jean Desmirail)结婚的嫁妆而独立出来,后又作为伊丽莎白•乐都•丹浦利(Elizabeth de Ledoulx d'Emplet)与德达侯爵佛朗索瓦•佩贵翰•拉布斯特(Francois de Peguilhan de Larboust)结婚的嫁妆转为德达侯伯爵名下资产。这对新婚夫妇拥有30公顷的葡萄园,且酿造的葡萄酒声誉良好,因此价钱也买的很好,可以与一些玛歌区主要的庄园(如力士金庄园Lascombes)相提并论。178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在担任驻法大使期间拜访过庄园之后给予了绝对肯定的评价。
1809年侯爵去世以后,庄园落入哈沃勒斯•索伯格(Halvorous Sollberg)手中,在买下庄园后,他还买入大量当地的葡萄园。最初这一切看起来似乎很成功,但索伯格(Sollberg)在1834年因生意失败而潜逃。1845年,德达侯爵酒庄再次返还到哈沃勒斯•索伯格(Halvorous Sollberg)的手中,但新任庄主哈沃勒斯的儿子奥斯卡•索伯格(Oscar Sollberg)再次将酒庄的财政推向水深火热的状态。1886年,波尔多酒商弗雷德思克•埃申赫尔(Frederic Eschenhauer)买下酒庄。
1935酒庄被转手给来自法国东南部马赛酒商皮埃尔•瑟纳克劳斯(Pierre Seneclauze)。如今,德达侯爵庄园由皮埃尔(Pierre)的儿子共同掌管。
酒庄拥有40公顷的葡萄园,土质以卵石、砂砾土、沙质土以、粘土淤泥的混合土壤为主。葡萄园重视自然风土,遵循低产量原则,适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园内种植60%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33%美乐(Merlot)以及7%小维多(Petit Verdot),葡萄藤的平均树龄为35年,植株密度为10000株/公顷,收获季节使用手工采摘。
德达侯爵酒庄的葡萄酒优雅复杂,口感圆润,单宁成熟,果香清爽迷人,在年轻的时候顺滑谐美,陈年后会变得相当雅致,属于典型的玛歌产区的风格。酿酒时,葡萄碎皮后在温控不锈钢罐或水泥酵槽中发酵,然后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带皮浸渍,之后完成苹果酸乳酸发酵,再放入橡木桶中陈酿,新桶的使用比例为50%。除正牌外,酒庄还出产副牌Crown Marquis de Terme,与正牌一起年产量为15万瓶。
德达侯爵酒庄